阶段质量检测(一) 宇宙中的地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属于( ) A.星系 B.恒星系统 C.行星系统 D.总星系 2.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B.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C.主要组成物质为岩石 D.黑子和耀斑等现象均发生在其光球层 读我国与全球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回答3~4题。 3.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降水多少 D.海拔高度 4.我国在30°N上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地势高,晴天多 C.纬度较低,白昼时间长 D.海拔高,距离太阳近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3年太阳进入新一轮活动高潮期。据此完成5~6题。 5.太阳活动是(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6.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无线电短波通信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7~8题。 7.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时,地球的公转位置约位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有关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后减慢 B.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C.我国的昼长逐渐变长 D.我国长城科考站的人员看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小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9~10题。 9.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1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3~14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四地最可能位于热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某地天文爱好者在一天中连续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拍摄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且M位于正南。据此回答15~16题。 15.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 A.23°26′S以南 B.23°26′S以北 C.23°26′N以南 D.23°26′N以北 16.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点 B.乙点 C.近日点 D.远日点 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汕头 D.海口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20.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0千米处 C.17千米处 D.33千米处 二、综合题(共40分) 21.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12分) 测量工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