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39712

4诗经两首-采薇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285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诗经,两首,采薇,教案
  • cover
项目 内容 课题 诗经两首-采薇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 难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 方法 文本研习法 教学 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初中时,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关雎》、《蒹葭》,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中的名篇———《采薇》。 二、作者、背景资料 1、回顾初中时,我们学过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 《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所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乃宫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者其它重大典礼时专用的乐歌,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文学成就。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岁亦莫(mù)止 猃狁(xiǎnyǔn)之故 王事靡盬(gǔ) 我行不来(lài) 彼路(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雨(yù)雪霏霏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鱼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启发: ⑴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讨论明确:《采薇》是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边塞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⑵ 这首边塞诗,它的抒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改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朗读它? 学生讨论明确:基调凄凉、忧伤,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⑶ 《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用铅笔划分本诗的节奏。 ⑷ 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本诗创设氛围。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要运用联想、想象,再现此情此景。)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可同位合作探究,借助注解,疏通语句,用较优美的语言翻译全诗) 5、再读全诗,把握本诗的创作思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