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观赏 1.了解旅游景观观赏的不同方法。 2.理解不同旅游景观的景观特点。(难点) 3.针对不同的旅游景观说明其观赏方法。(重点、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了解景观特点 精选观赏点位 阅读教材P24~P26,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景观特点 对于旅游者来说,事先对所要游览景观的了解越多,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也就越多。尤其是有些人文景观,如果不了解设计者的美学构思,观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精选观赏点位 (1)位置和角度 ①同一景象因观赏位置和角度的不同,造成视野范围、纵深层次的差别,也就产生不同的美感。 ②水边观景不要忽视“低位”。 ③观赏山水景观不要吝啬“半步”之劳。 (2)距离 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之间需要一定空间上的距离;远观势 ,近观质。 填空: (1)泰山天下_____,黄山天下_____,华山天下_____,峨眉天下_____,青城天下_____。 (2)文津阁造景使用的太湖石具有_____的特点。 (3)观赏点位包括观赏的位置、_____、距离等。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_____的重要性。 (5)云南石林岩溶的阿诗玛,必须行至特定的_____观看才最为逼真。 (6)北京西山的红叶,观其_____,确有“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感。 【提示】 (1)雄 奇 险 秀 幽 (2)皱、漏、瘦、透 (3)角度 (4)观赏位置 (5)角度 (6)全景 教材整理2 把握观赏时机 阅读教材P26~P27,完成下列问题: 1.就观赏对象而言,各自然胜景都有其最佳观赏时间。 2.观赏变幻不定的景观要把握住恰当的时机。 3.许多观赏对象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和时间才会出现或者才最为典型。 4.一些景观只有在某些条件相宜时才会出现。 填空: (1)各自然胜景都有其最佳观赏时间。如杭州西湖以_____为最好,北京西山以_____为最佳。 (2)“钱塘观潮”的最佳日期为农历八月_____至_____,杭州西湖“断桥残雪”只能在_____时才能领略到。 【提示】 (1)春季 秋季 (2)十五 十八 积雪半融 教材整理3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 阅读教材P27~P29,完成下列问题: 1.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1)对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地位的了解不同,被激发出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不同。 (2)观赏人文景观重在了解其历史文化内涵。 2.提高审美素质 (1)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审美能力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三个方面,在旅游景观的欣赏方面尤其需要感受力和理解力。 审美能力 提高方法 感受力 经常欣赏一些名家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可提升审美感受力 理解力 主要途径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经常阅读前人的山水诗文,可提高审美理解力 创造力 审美的高层次能力,表现在意境的开拓和创设方面 填空: (1)人文景观是历史文化的_____和见证。 (2)审美能力包括_____、_____、创造力三个方面。 (3)经常欣赏名家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可提升审美_____。 【提示】 (1)物质载体 (2)感受力 理解力 (3)感受力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不同的旅游景观观赏方法有所不同,有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有的需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领悟景观的特点,欣赏到最美的景色。 探讨:上述四幅景观其观赏方法是否相同?为什么? 【提示】 不同。苍山云海需把握合适的时间;女神司春、山水交映、珠帘挂川需选择正确的观赏点位。 探讨:要取得对上述四种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具体的做法应怎样? 【提示】 观赏女神司春要选择特定地点才能感知其形象;看苍山云海一般要选择在雨过天晴时最佳;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意境;珠帘挂川则需站在瀑布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