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4693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下学期]

日期:2024-06-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359830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蒸腾,作用,结构,学期
    (课件网) 【引入】我们知道将物体从低处运到高处是很费劲的。那么,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茎运往高高在上的叶、花、果实和枝等.据估计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那么,完成这么复杂的生理过程,靠的是什么? 一、蒸腾作用 【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    ———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 --蒸腾作用的存在。 植物体根吸收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中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意义: 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蒸腾作用: ①降低植物体叶片的温度; ②是根吸收水分的动力, 促进根吸收水分; ③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 ④参与大气水循环 。 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2、建立假设: 1、提出问题: 蒸腾作用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可能与光照的强度有关 (2)可能与温度有关 (3)可能与湿度有关 (4)可能与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3、设计实验: 4、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1 2 3 4 讨论内容 水银柱会上升 夏天烈日下,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基本停止 阴湿环境湿度大,气孔张开程度小,蒸腾作用较缓。 电吹风吹叶片,气温高,水分散失快,蒸腾作用会增强。 春天阳光下,气孔张开,气温较高,整腾作用较强。 水银柱不会上升 水银柱缓慢上升,不易察觉 水银柱会迅速上升 5、实验结论: 3、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气温、光照、空气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 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 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1)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树下面的树荫,没有阳光直射;另外,大树的蒸腾作用水由液态变气态需吸热。所以大树下气温较低。 2)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移栽后的菜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荫? 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3)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 夏季造林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春季造林在树苗发芽前进行是因为蒸腾面积最小, 体内有机物还没有转化输送,没有被新枝叶消耗, 所以此时移植最易成活。 夏季造林剪除部分枝叶,主要是减少蒸腾面积, 因为此时蒸腾作用旺盛,新栽的树又无新根吸水, 很可能因为缺水而死亡 4)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因为植物蒸腾水分,大面积的树林可以增加 空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起到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 3月12日 为 植树节 5.植物移栽时,要防止植物因缺水枯死,你认为如何进行可提高成活率? 答:1)、带土移栽,浇水,增强吸水功能 2)、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6.为什么有的植物到了秋天要落叶? 答:因为秋天气候干燥,土壤中的水分减少,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减少水分蒸腾作用,所以用落叶的方式来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 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 叶片横切显微结构 表皮 下表皮 上表皮 叶肉 叶脉 气孔 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 如何用实验来说明? P97 活动 实验说明: 1、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果。 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下表皮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 水是从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