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66286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能说会写 课件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181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科,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课件9张PPT。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民族传统节日大家谈”。除了共同的节日之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他们都是怎样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某个民族节日的活动情况,可以查阅书籍或上网查一查。口语交际一、交际话题:民族传统节日大家谈1. 选一选。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和愿望。比如壮族的铜鼓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火把节……从中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口语交际的内容。 2. 查一查。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然后归类整理,为交流做准备。 3. 说一说。把自己整理的内容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其他同学介绍的时候要保持安静,认真听,必要时加以补充,给予一定的评价。二、交际指导:我给大家介绍的是火把节。火把节是白、纳西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过节时,大火把竖于寨中,小火把插于家门。到了晚上点燃火把,男女青年举着小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表示祛除虫害。还会进行庆贺活动,举行斗牛及文娱活动。三、交际范例:本次习作要求是把自己参加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次节日活动写一写,把过节时的场面和心情具体地描述出来,最好还能把这个节日的来历也写出来。题目自拟。习作一、习作要求:过 节1. 先想一想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活动,如元宵赏花灯、端午赛龙舟等,选出印象最为深刻的,回忆内容并给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2. 在写节日活动时,要写出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读者才会知道活动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另外,注意写出气氛。 3. 依据活动内容的主题确定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描写节日场面时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突出节日的特点和节日的气氛,抒发内心的感情。二、思路指导: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一阵阵的清香—粽子香,令人垂涎三尺。?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传说,战国时期的屈原很有学问,他写过很多著名诗篇,提出过很多爱国主张,可是楚王听信奸臣,将屈原放逐,最后屈原满怀忧愤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就往江里投放食物,说是把鱼虾们喂饱了, 它们就不会破坏屈原的尸体了。久而久之,人们想出用粽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所以,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三、例文展示:家乡的端午节?“垂涎三尺”夸张地写出了粽子好吃。?用提问的方式过渡到下文。?借民间传说讲述吃粽子的来历。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一早起来,就看到奶奶和妈妈正在包粽子。白花花的糯米盛满了盆,碗里还放着各种食材:花生、大枣、红豆。绿葱葱的粽叶在奶奶和妈妈的手里一下子就变成了漏斗状,把糯米和各种食材放入其中,粽叶在她们的手里翻转几下,再绕上细绳,一个包好的粽子就出现在我眼前。? 现在粽子的品种越来越多了,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有八宝馅的……?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盛行不衰,我想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也会代代相传。? ?详细介绍了粽子的用料和包粽子的过程。?用排比句式写出了粽子种类多。?结尾抒情, 深化主题。本文介绍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和奶奶、妈妈包粽子的场面,围绕“粽子”写出了端午节的特点和风俗文化。总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