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83206

【精品】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名师导学打包 Word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10938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名师
    六月,我们看海去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了解20世纪80年代青年的风采,领会作品内在的情感旋律,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与诗人的感情倾向。 2. 体会本诗的音乐性;理解本诗巧妙的语言组合。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潘洗尘(1964— )是中国20世纪70、80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黑龙江人,作品不多,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尘的代表作,还有《饮九月九的酒》等。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2. 背景资料 《六月,我们看海去》首发于1983年的《中国青年报》,在此后的20年中,先后被《读者文摘》(现为《读者》)、《中学生早读课本》(上海教育-出卷网-)等各种版本转载达百余次之多,该诗被理论界称为20世纪80年代校园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开一代诗风之作。 这首基调明快亮丽的抒情诗,采用了脉络贯通、舒卷自如的“新辞赋体”,突出表现在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长句,这些长句多由两个或三个短句组成,集短为长,长短交错,取长补短,以短衬长。表现在节奏上、抒情上是舒缓、从容,很好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叮咛(dīng)(níng)  迂回(yū) 眺望(tiào) 撩起(liāo) 喧响(xuān) 噼噼啪啪(pī)(pā) 絮絮叨叨(xù)(dāo) 2. 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来回地说。 (2) 迂回:①回旋,环绕。②绕到敌人侧或后面(进攻敌人)。文中指环绕。 (3) 叮咛:反复地嘱咐。 (4) 风风火火:①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②形容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5) 狂妄自信:极端自高自大。文中指什么都不怕,极端自信。 断章  错误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的“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2. 赏析《断章》一诗巧妙的结构,理解诗歌主旨。 3. 品味意象与意境,理解《错误》一诗委婉表达的离愁别绪,体会郑愁予诗歌中浓郁的古典美与清新优美的语言。   资料卡片 1. 作者简介 (1)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此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 郑愁予,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