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87720

川教版九上第20课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课件(38张)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800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版,20课,俄国,农奴制,废除,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0课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一: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是29.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 1.农奴制的危机 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地主在毒打农奴 材料二: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农奴的悲惨境况引发暴动,从而导致了沙皇统治危机。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出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状况如何? 2.结合材料分析:俄国资本主义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英法等 资本主义国家? 动脑筋 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俄国农奴 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什么? 劳动力、市场、原料、资金。 当时,俄国农奴制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了解农奴制:介于奴隶与农民之间。农奴的人身、财产都属领主所有。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从书本P127页图片和小字部分,可以看出,俄国农奴的处境如何? 这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什么障碍? 缺乏自由劳动力,市场狭小。 投入工业的资金不足 工业产量低,基本出口农业品,进口工业品,沦为原料产地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根本原因) 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维奇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 1825年12月(俄历)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12月党人起义)    1825年12月14日清早,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去世之际,3000多名俄国陆海军官兵,列队走向首都圣彼得堡市中心的元老院广场。他们全副武装,一路高呼“拒绝宣誓”“反对宣誓”“要求宪法”“要求民主”。上午10时,陆海军官兵们在元老院广场彼得一世铜像旁布成战斗方阵,荷枪实弹,直指正在准备登基为皇的尼古拉一世。 十二月党人广场(俄国圣彼得堡) “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 2.农奴制的废除   1853年至1856年间,尼古拉一世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战。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俄国失败,暴露农奴制的弊端,加剧国内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 二、分析农奴制改革前的社会背景 根据书本,梳理归纳改革前的俄国国内外情况: 国内: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引发了什么? 农奴起义 新兴资产阶级起义 国外: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加剧国内矛盾。 内外交困 两种可能 革命 改革 材料二: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1)材料一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请回答: 农民暴动; 农奴制改革 挽救统治危机 (3)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前提是什么?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亚历山大二世 “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你认为俄国的这次改革是否彻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