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92774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350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语文,九年级,24课,《诗经,两首
  • cover
24??《诗经》两首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了解有关《诗经》的知识,背诵课文。 2.理解《关雎》《。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诗经》的知识。 2.背诵理解《关雎》、《蒹葭》。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国风,共160篇,多为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多为周代贵族所作,也有小量的民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从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所谓赋是指“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所谓比,就是“以彼物喻此物”,也就是打比方;所谓兴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它事物以引起正题,先言的“他物”有的与正题有关,有的与正题无关。2-1-c-n-j-y 《诗经》的风、雅、颂和赋、比、兴合起来称为“六义”。 《国风·周南·关雎》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出处:21教育名师】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阅读感受,标明不懂之处。2·1·c·n·j·y 一、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二、梳通诗意 抽同学叙述大意,师生点评强化: 白话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教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第二步,背诵课文,深入解读 1.《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 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3.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 明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如此煞费苦心先“友之”:亲近她,再“乐之”:取悦她。 第三步,背诵课文,个体解读 1.《毛诗序》认为《关雎》表现的是后妃之德也,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你对本诗有怎样的看法? ? 2.你对本诗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 3.学了本诗你有怎样的收获? ? 总结固趣 《关雎》是《诗经》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