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92890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121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 cover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万仞( ) 始龀( ) 孀妻( ) 智叟( ) 穷匮( ) 箕畚( )( ) 惩山北之塞( )( ) 荷担者三夫( ) 亡以应(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_____ (2)杂然相许 许:_____ (3)寒暑易节 易:_____ (4)操蛇之神 操:_____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通_____,解释: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通_____,解释:_____ (3)河曲智叟亡以应 _____通_____,解释:_____ (4)一厝朔东 _____通_____,解释:_____ 4.辨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的异同。 (1)     方七百里 (2)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方其远出海门 吾义固不杀人 (3)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5.解释“河阳”和“汉阴”中的“阳”“阴”二字的含义,并试举例说明。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4题。 (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7.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焉置土石?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就今天看来,你认为愚公是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请说明理由。 (二) 列子学射①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①选自《列子·说符篇》。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0.《列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_____》,文中成功地塑造了_____和_____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_____的精神。21教育网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请于关尹子 请:_____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所以:_____ 12.翻译句子。 (1)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13.关尹子所说的“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的“之”字在文中指什么? 14.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意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 1.rèn chèn shuānɡ sǒu kuì jī běn chénɡ sè hè wú21cnjy.com 2.(1)cénɡ,竟然,简直。(2)赞同。(3)交换。(4)持。 3.(1)“反”通“返”。往返。 (2)“惠”通“慧”。聪明。 (3)“亡”通“无”。没有。 (4)“厝”通“措”。放置。 4.(1)纵横,指面积;正、正在。(2)顽固、固执;本来。(3)通“无”,没有;逃跑。 5.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江阴”指的就是长江南岸。 二、 (一) 6.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7.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8.(1)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 (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9.示例:(1)移山好,这不仅说明愚公的精神可嘉,更为子孙后代解除了后顾之忧。 (2)搬家好,这样更能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造福后代。 (二) 10.愚公移山 愚公 智叟 愚公移山 11.(1)请教。(2)……的缘故,表原因。 12.(1)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13.“退而习之三年”且“守而勿失”。 14.熟能生巧。(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