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94850

【人民版】2017—2018学年度《导与练》必修一 全套同步资料(课件+习题+课后练习)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35535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课后,习题,课件,资料,同步
    课件27张PPT。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概览 时空定位·专题主线【时空坐标】【主要线索】 本专题讲述我国先秦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中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以后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为君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2.秦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完善监察体制与选官制度,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4.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堂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情境创设·趣味导入每年的“三月三”,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中华儿女汇聚一堂,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福民族振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全球华人心目中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片,成为凝聚全球华人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 思考: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概念解读: 1.宗法观念:宗法观念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对祖先的崇拜。典型的宗法制度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逐渐瓦解,但是,宗法观念却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心理、文化传承和人际关系。 2.封建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时代称为“封建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说的封建社会不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建社会”是指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 3.先秦时期:先秦指秦朝以前,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知识梳理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首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用占卜决策政治事务。 二、西周分封制 1.前提:牧野之战后,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等。宗法制(2)诸侯权利:在封国内享有 统治权。 (3)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 和力役。 4.影响 (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 ;扩大西周的疆域。 (2)消极方面:后来随着实力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走出误区】 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同姓贵族,除此之外,西周还分封了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按照 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军赋政治秩序血缘宗族3.内容 (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2)诸侯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在本国为大宗,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 (3)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4.影响 (1)对西周:形成“ ”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 (2)对后世:在此后的长时间里,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宗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规律总结】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