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01370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第二单元5《离骚》【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308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必修,语文,第二,单元,离骚
  • cover
《离骚》 以《离骚》为主要作品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开创源头的地位,是与北方的《诗经》并驱的一部富有南方特色的伟大作品。《离骚》节选正是高中生对这部影响深远的作品的初次接触,务必是学生有个良好的正确的认知。 《离骚》(节选)被安排在必修2第二单元———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其浪漫抒情的表现手法及其所体现的屈原之高洁千古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唐诗、古代抒情散文和宋词都有较大的铺垫作用。 学生在必修1中就学过新诗,对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有一定的认知和鉴赏能力。学生也有 一定的古文阅读的能力,况且本课文每句都有注解。《离骚》更加古远,诗歌形式、方言声韵都具有浓厚的楚地方色彩,加之辞藻瑰丽,充满神话想象,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学生在学习时会碰到新的疏通障碍。学生如果没有细心体会、想象古人崇圣好修的精神、为国为民积极入世的人生抱负、君昏臣奸的悲愤,对国家的热爱及山河破碎的苦痛,那么对本文的感受就不会深入。21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楚辞”,欣赏《离骚》浪漫绚丽的色彩; 2.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句法等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一些欣赏古诗词的兴趣; 3.体会《离骚》的比兴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完成预习作业,独立阅读,理解文意,在此基础上带问题进入课堂讨论、交流; 2.从人物形象、移情手法两方面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心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诵读、理解中欣赏屈原鲜明的个性特征,把握人物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实质,品味屈原的倜傥浪漫的风貌。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1.多媒体课件; 2.在完成对课文的批注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对课文进行初步背诵;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屈原与楚辞。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我们刚刚学习了《诗经》两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我们将要学习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走近诗人,初读感知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