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07606

高考专题+曲(二)-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之夺分秘笈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788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考,语文,版含,Word,秘笈,之夺分
  • cover
第6辑 元曲(二) 【2008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 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快速读懂诗歌,可以从这几种基本方法入手:一、关注题目,走进诗境;二、认清作者,知人论世; 三、读懂注释,抓住暗示;四、分析意象、把握内容;五、明白典故、 理解内涵;六、抓住关键句、体味情感。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手法。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驻马听吹 白 朴 裂石穿云①,玉管②宜横清更洁③。霜天沙漠,鹧鹕 ④风里欲偏斜。凤凰台⑤上暮云遮,梅花⑥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注】①裂石穿云:形容笛声高亢。②玉管:笛的美称。③清更洁:形容格调清雅纯正。 ④鹧鸪:唐代歌曲有“山鹧鸪”,宋词有“鹧鸪天”,这里既有吹奏这种曲调的意思,还有鹧鸪在风里斜飞的形象。⑤凤凰台:金陵有凤凰台,相传六朝宋元嘉年间,有凤凰落在此山,于是筑台以记载嘉瑞(见张敦颐《六朝事迹》)。李白有《登金陵凤凰台》诗题咏。又,传说春秋时期秦穆公女儿弄玉和萧史恋爱,二人善吹箫,引来凤凰,二人乘坐凤凰飞去(见刘向《列仙传》)。 ⑥梅花:唐代歌曲有“望梅花”、“落梅花”。宋代琴曲有“梅花三弄”,这里指横笛吹奏“梅花”曲调。 1.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裂石穿云,玉管②宜横清更洁”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笛声高亢,用通感的手法写出音乐的雅正。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闻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C.“霜天沙漠”写吹奏者吹出了令人断肠之声,“鹧鸪风里欲偏斜”从字面上看写鹧鸪在西风中的飞 行状态,实际上写吹笛者在吹奏《山鹧鸪》曲。 D.“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写出了听乐者眼前的真实景象。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妙笔! 【答案】BD 【解析】B项“戍边将士吹箫抒———,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D项“写出了听乐者眼前的真实景象”错,这是作者听到笛声的感觉。 2.作者是怎样表现笛声的惊人艺术效果的? 【答案】①作者想象奇特,多用比喻、拟人、夸张,表现了吹笛者高超的技艺,描绘出了笛声的惊人 艺术效果。如第三句中,写笛声能使充满神秘音乐色彩的凤凰台为之失色,能将漂浮不定的云彩汇聚于凤凰台上。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一个“惊”字,将梅花拟人化,仿佛也在谛听此曲。最后一句中,更是营造了这样的意境:夜深人静时,一人在江边楼中吹笛,笛声吸引了月亮,它竟悄悄落在江畔楼旁,凝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