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13576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378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必修,语文,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
  • cover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此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情,即事明礼,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记游,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借游记的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来抒发议论的写法; 2.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合作学习,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品味作者的语言和思想魅力; 2.探究与活动,在朗读中体悟文章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并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1.多媒体课件; 2.在完成对课文的批注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对课文进行初步背诵; 3. 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部———全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21教育网 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走近诗人,初读感知 1.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