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287990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04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 cover
人教三下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3.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素材】 1.小村庄的资料、图片。 2.环保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课件出示) 二、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课件出示) 2.检查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词。重点指导“澈、湛、裸”字的读音。不要将“湛”读成“shèn”,将“裸”读成“guǒ”。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山谷 森林 郁郁葱葱 湛蓝 甜润 盖房 裸露 扩大 一栋栋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工具 家具 锋利 喘气儿 黎明 洪水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课件出示)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4.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 三、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森、葱、犁、喘、黎”等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临写生字。 2.重点指导书写“葱”和“裸”、“黎”。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 “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 “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 比较“森、栋、柴”三个字中的“木”这个部件,是不相同的。 3.抄写生字及词语。 四、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出示目标。 1.检查字词认读。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小村庄的悲剧,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文章继续学习,一起探讨小村庄变化的原因。(课件出示) 二、品词析句,局部探究。 1.体会早先村庄的美丽。 (1)课件出示美丽的村庄图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课件出示) (2)是啊,这小村庄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课件出示) (3)从“早先”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 (山谷中,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强调“早先”。那么现在这个小村庄还有没有呢?引起人的思考。) (4)再读感受美,并填空。 2.了解小村庄的悲惨命运。 (1)课件出示画面: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2)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说说破折号的作用。 (4)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过渡: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质疑课题,解决问题。 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课件出示) 1.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 2.分小组议一议。 3.抓住重点句体会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 句一: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课件出示) (1)这里的两个“谁家”指代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