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90784

3.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例5例6(课件+教案+习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64072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乘法,交换,结合律,5例,课件,教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课题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填空。(1)36+( )=79+( ),这是运用了( )运算律。(2)49+146+254= +( + ),这是运用了( )运算律。师:交换律和结合律在乘法中一样适用吗? 生:79,36,加法交换律49,146,254,加法结合律学生集体回答 帮助学生回忆前面的知识点,承前启后本节课的知识点。 讲授新课 例:植树小组,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师:解题第一步分析题意独立思考,并列式小组交流解题思路汇报方法师:观察这两个式子,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师:没错,那你还能列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师:根据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小组交流 汇报总结师总结: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板书课题)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生: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a×b=b×a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都对,它们都可以表示乘法交换律。你们认为这些方法中哪些方法最简便?师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就用:a×b=b×a来表示。教学例6下面我们共同解决第二个问题:(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师: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汇报交流师:同学们计算的都很正确,这两个等式结果相同,可以怎么表示呢?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汇报,选择部分写在黑板上。)观察上面这几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发现。(1)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2)交流汇报(3)汇报总结: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板书)师:加法的结合律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a×b)×c=a× (b×c)比较运算定律师:比较一下我们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呢?师总结: 生汇报总结1:小组数×每组人数=总人数,25×4=100(人)2:每组人数×小组数=总人数,4×25=100(人)生: 25×4=4×25294×4=4×29466×25=25×66生:a×b=b×a生汇报总结: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一:种树棵树×每棵浇水桶数=浇水总数(小组数×每组棵数)×每棵浇水桶数=浇水总数(25×5)×2=125×2=250(桶)方法二:小组数×每组浇水桶数=浇水总数小组数×(每组棵数×每棵浇水桶数)=浇水总数25×(5×2)=25×10=250(桶)生:25×(5×2)= (25×5)×2(45×8)×5 =45×(8×5) (7×8)×125 =7×(8×125)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 小组讨论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汇报交流 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印象深刻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学生动手探索真理,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题目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汇报成果,团队协助精神贯彻到底。学生自我总结,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胆量。 巩固练习 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5×28=28×( )13×(8×34)=( 13 × )×( )43×4×54=4 ×( )×( )( )+165=71+( )211+75+55=211+( + )2、计算下列各题。2×5=4×25=8×125=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便运算三大算式!3、用简便方法下列各题。125×14×841×4×252×5×234、用简便方法下列各题。125×4864×2526×5观察第3、4题的简便运算,你发现了什么?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简便运算主要是“三大法宝”的灵活运用,题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