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29389

透过案例看动态生成式教学(浙江省宁波市)

日期:2024-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 查看:31次 大小:96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透过,案例,动态,生成,教学,浙江省
  • cover
透过案例看动态生成式教学 ———新课改下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案例背景: 随着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科学课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新的课堂,这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的培养。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从而使科学课堂“活”起来。现在我根据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典型事例尝试对科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案例一: 在新课程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中上《科学探究》一节时,通过探究“怎样根据人脚印的长度来判断人的身高”,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结果课堂中出现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如果我备课再充分一点,可能效果还要好一些。下面我把课堂实录展现一下: 我先出示二张图片,第一张:罪犯在作案时留下的脚印,第二张:古代人在30多万年前的人类脚印。文字注记:警察根据第一张图片推测案犯的身高,考古学家根据第二张图片推测原始人的身高。 师:你能从中想到什么?” 生:“这里仅仅从脚印推断出原始人的身高,那么很可能脚印和身高存在某种关系。” 生:“我觉得是不恰当的,比如我爸爸小时候穷,鞋子小,所以现在的脚就比我的脚还要小一点,还有夏天脚受热膨胀要大一些,冬天则要小一点,所以我觉得可能没有什么关系!” 生:“我也觉得不对,古代女子是缠脚的,脚印的长度和身高会有什么关系?” 生:“不对!他爸爸是鞋子太小,导致脚小,而且缠脚是很特殊的情况,何况原始人是不穿鞋子的,所以我认为脚印和身高应该是有关系的!” (多么丰富地联想!) 师:“那么夏天和冬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夏天和冬天脚的大小相差是不会太多的,应该可以忽略不计的!” 同学们热闹的争论着,老师微笑着说:“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那么脚印的长度和身高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假设:一种认为有关系,一种认为没关系。 师:那么怎样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生:“我们先量脚印再量身高就可以了!” 师:“想法很好,可是我们考虑一下究竟应该如何做,只测一个人可以吗?” 生:“不行!要多测一些人才行!” 师:“那测裹过脚的人行不行?” 生:“也不行,要测正常人的脚印长度和身高!” 师:“那么大家又是如何设计实验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我们请小组代表把小组意见和大家交流一下。” 各组成员围绕自己的假设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时有学生问,“老师,脚印长到底指的是穿鞋子量还是不穿鞋子量?”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大家认为应该是穿鞋子还是不穿鞋子量呢?” 生:“我想应该是不穿鞋子,否则鞋子有大有小,肯定不准确!” 师:“不错,为了使数据能更准确,更能说明问题,我们应该减少人为的误差!”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既然量的是赤脚的脚长,那么到底量的是到大拇指的长度还是到中指的长度呢?” (多么善于发现问题!) 我一愣,这是我备课过程中所没想到过的,我想应该是最长的脚指吧。 师:“很好,考虑的非常仔细,我们来看这个脚印,整只脚是到大拇指最长,我们就量到大拇指的距离,如果到中指的距离最长,我们就量到中指的距离。” 生:“哦!我知道了是不是量最长的那段距离!” 有小组的同学举手,“老师,我们组有方案了,我们来讲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