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09946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

日期:2025-10-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4379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
  • cover
课件18张PPT。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在二战中,美苏摒弃前嫌,共同发起组建了反法西斯同盟,为二战的尽早结束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战后,人民渴望永久的和平,但是新形式的“战争” ———冷战” ——— 接踵而来。1、二战后苏联的进行的两次改革及结果 2、二战后美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3、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冷战”的兴起 → “冷战”的表现 “冷战”中的“热战” → “冷战”的三个阶段 “冷战”的影响 什么是“冷战”(Cold War)?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1945年于雅尔塔)两个昔日的盟友为什么为反目成仇呢?材料二:“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美国 杜鲁门(1946年) 美国想——— 材料三:“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苏联 斯大林 苏联想———两个昔日的盟友为什么为反目成仇呢?材料三还表明美苏双方在_____方面的根本对立。 材料四: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五: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请回答:两则材料表明了什么?  材料六: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引自丘吉尔“铁幕”演说阅读探究:①何为“冷战”政策? 美国推行 “冷战”政策的原因? ②“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③“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 ④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 ⑤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一: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二:“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看一看,想一想 1、“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看一看,想一想 2、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一: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二:“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两大军事集团图对 峙二、美苏争霸PK美苏争霸是怎样开始的? 二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对英美苏的力量对比作过一个形象的描绘:“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二、美苏争霸 1991年 结束 争霸结束阅读课文第二目,完成:二、美苏争霸 戈尔巴乔夫1991年 结束 争霸结束 苏联解体材料一:北约集团 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处于战略对峙状态。 材料二: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