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义诗》同步练习 一、默写诗歌。 二、《就义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一)假如我战死了 柳倩 假如我战死了,请把我埋在那险峻的高山, 山下蜿蜒着宽敞的道路, 白云悠闲地绕过那座严关。 让我听江风呼啸,挟着民族的怒吼, 让战友们唱着凯歌回来,践踏过我的白骨。 我像高山,像高山一样庄严、雄浑。 我像大星瞪着国土,再不许敌寇侵入。 让我这无名者永远是一个哨兵,民族的歌人, 整日在山岗上望, 看着我们年轻的后代 在欢笑中过活,在自由中生长, 脸上销尽了从前千百代的耻辱。 让日子消泯了仇恨,我依然偃息在那座高山, 山上山下开辟的是自己的土地, 集体的耕作、疏浚,安居在自己的农庄。 让我听农场上的欢歌赞扬着人类的进步, 他们瞅着埋葬我的这座高山有千年的怀古。 我像江潮,像江潮应和着他们的歌声, 我像太阳般欢笑,怡然地将他们爱抚。 让我这无名者永远是一个斗士,历史的证人; 长久在山岗上望: 俯视着我们年轻的子孙, 管理自己的国家,建立新的社会, 脸上燃烧着是我们这一代从未有的幸福。 (1940年5月6日在广西武鸣旧思恩府) (二)肉 搏 蔡其矫 白色的阳光照在高高的山上, 在那里,剧烈的战斗正在进行。 近旁,那青铜的军号悲壮地响起, 冲锋的军号,以庄严的声音,鼓舞我们的士兵。 一个青年,我们团里的一个新兵, 飞似地前进,子弹在脚下扬起缕缕烟尘。 而在山岩后,一个日本军曹迎上来。 于是开始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 军号还在吹,山谷震响着喊杀声…… 交锋几个回合,那青年猛力刺了一刀, 敌人来不及回避,也把刺刀迎面刺来, 两把刺刀同时刺入两人的胸膛, 两个人全静止般地对峙着,啊!决死的斗争! 只因为勇士的刺刀比日本人的刺刀短几分, 才没有叫颤栗的敌人倒下来, 我们的勇士没有时间思索,有的是决心, 他猛力把胸膛往前一挺,让敌人的刺刀穿过了背梁, 勇士的刺刀同时深深地刺入敌人的胸膛, 敌人倒下,勇士站立着。山谷顿时寂静! 第二年,在那流血的地方来了一只山鹰, 它瞅望着,盘旋着,要栖息在英雄的坟墓上; 它仿佛是英雄的化身,不忍离开故乡的山谷。 过路的士兵呀!请举起你们的手向他致敬。 (1942年,晋察冀) 1.这两首诗都写于战争年代,在表达方式上,前者重_____,后者重_____,都体现了一种_____的美。 2.这两首诗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朗读这两首诗,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把目光真正切入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使我们窥见那个时代特有的审美追求。请把你阅读后的心里感受写出来。 答: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略 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字字凝聚着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课后能力提升 三、1.抒情 叙事 雄浑壮阔 2.《假如我战死了》,诗人以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的口吻,表达自己即使战死也要以身躯筑起保卫民族的山梁的决心,尽情讴歌了正义、公道与自由、进步的未来社会。《肉搏》描述了一个壮烈的战争场面,用事实告诉人们,战争较量的不仅是武器,更是意志和勇气,是支持这种意志和勇气的一个民族的精神。 3.略 课件13张PPT。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剌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写作背景 1932年,吉鸿昌回到祖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