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29822

第10课 十八岁出门远行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42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课,十八岁,出门,远行,同步,练习
  • cover
第8课 十八岁出门远行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柏油(  )  ②绰号(  ) ③刹车(  ) ④沮丧(  ) ⑤抛锚(  ) ⑥撬石头(  ) ⑦豁出去(  ) ⑧贩运(  )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抛锚:_____ ②浩劫:_____ ③目瞪口呆:_____ ④沮丧: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几乎·简直 辨析:“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将近于无。“简直”语气比“几乎”强,带有夸张,强调相差极微小或几乎相同,非常接近。21教育网 例句:他_____把一生的时光都用在了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方面。这_____让人难以置信。21cnjy.com (2)捉摸·琢磨 辨析:“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琢磨(zhuó mó)”指雕刻和打磨玉石,引申为加工而使之精美。而“琢磨 (zuó mo)”指反复思考,考虑。 例句:①张师傅技艺高超,能够将普通的树根_____成精美的艺术品,令人叫绝。 ②这件事该怎么办,你还得好好_____一番。 ③他的脾气很怪,时而高兴,时而生气,时而喜,时而悲,真让人难以_____。 一、整体感知 1.本文中“我”找的旅店是真的旅店吗?这个旅店应该是什么? 2.这篇小说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3.试着口头讲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 二、深层探究 4.这篇小说的“文眼”在哪里? 5.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2·1·c·n·j·y 6.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深化方面思考) 三、技法迁移 环境描写 文本回顾] 小说中有四处关于黄昏的景物描写,巧妙地与情节发展相联系,很好的烘托了故事的氛围。 技法点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环境描写常有这些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二、渲染气氛。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技法运用] 运用适当的环境描写,写一个片段,推动情节的发展。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沮丧(jǔ)   翘起(qiào) 扁担(dɑn)  引吭高歌(hánɡ) B.卸下(xiè) 背包(bèi) 暖和(huo) 怙恶不悛(hù) C.浑身(hún) 撬去(qiào) 刹车(shā) 物阜民丰(fù) D.绰号(chuò) 抛锚(máo) 蹲着(dūn) 以儆效尤(jǐ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兴致勃勃 无关紧要 漫不经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兴高采烈 遍体鳞伤 脍炙人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委曲求全 目瞪口呆 人才倍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D.奋不顾身 心安理得 潜移默化 五十步笑百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有些报刊年轻的编辑,虽然文字功底不深,却自以为是,有的作者撰写的文章被转载时,标题就改得南辕北辙,完全扭曲了作者本意的程度。21·世纪*教育网 B.3月9日,出席科技界联组讨论的娄勤俭副部长指出,随着六七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退休,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出现了新一轮的青黄不接。 C.面临全行业的成本上涨与利润危机,啤酒巨头却对提价投鼠忌器,因为谁先挑起涨价的大旗,谁就会冒非常大的风险,一手打造的市场可能毁于一旦。 D.我们的一些领导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就是不敢正视前些年在经济发展中为快速获利而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