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次大变革。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发生(英国):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开始的标志 扩展:近半个世纪后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扩展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法美等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1、概况(18C.60S-19C.40S) 2、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2)资本和原料:海外贸易、殖民掠夺、本国资源丰富 (3)劳动力: 圈地运动 (4)技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长期发 展 前提 条件 (5)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 的市场需要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威廉和玛丽联合执政。 前提:社会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如果你生活在1750年,要在伦敦办一个棉纺织厂,需要什么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知识 广阔的市场 资本和原料: (1)海外贸易; (2 )殖民掠夺; (3)本国资源丰富 劳动力: 圈地运动 技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长期发展 市场:随着国内外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 行业 姓 名 发 明 棉纺 织业 动力 冶金业 采矿业 炼铁、采煤技术提高 交通 运输 飞 梭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卡特莱特 水力织布机 约翰·凯伊 史蒂芬孙、富尔顿 火车、汽船 瓦特 改良蒸汽机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旧式纺车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纺织业 蒸汽动力 富尔顿 瓦特和他发明的万能蒸汽机 动力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蒸汽机→工厂→工业城市) 3)经济组织:工厂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4)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5)社会关系的变动(工业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 二、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概况: (1)时间: 19世纪70--20世纪初 (2)范围: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 开始出现 (3)突出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 动力 (1).电力广泛运用--标志性成就,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灯:爱迪生;发电机:西门子) (2).内燃机的创制 --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产生(飞机、汽车) (3).化学工业的建立 --丰富了人们生活(有机化肥:李比希;人工合成材料:柏琴) (4).钢铁工业进步--钢铁材料广泛运用;多种炼钢法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卡尔·本茨: 内燃机、三轮汽车 福特 四轮汽车 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重工业成为工业主导 3).经济组织: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 4).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技术动力 范围进程 部门领域 开创时代 开始标志 经验累积 (技术未与科学真正结合) 科学技术 (技术与科学真正结合) 英国首先进行 英、德、美等国几乎同时进行 主要在 轻工业部门 以重工业和电力部门为主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影响更深远)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蒸汽机发明 电力、电动机、内燃机 看图比较工业革命前和后工人在哪里工作? 手工工场 机器大工厂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①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使用机器进行大批 量生产 ②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③中小企业占多数 ④企业主既是所有者也是经营管理者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 (1)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企业时代 (垄断组织) (2)特点: ①都是规模空前的大企业 ②控制一个或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