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47592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导学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17792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2课,新潮,冲击,社会生活,导学案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导学案)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结合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重大事件,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影响等。2.运用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搜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史料,学会从史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知识点一———断发易服” 1.服饰的变化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前后,_____传入中国。 ②中国政府政策的推动:清政府对_____进行改革。 ③_____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 (2)特点 ①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 ②长袍马褂与_____并行不悖。 (3)影响 ①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 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_____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 (1)“断发” ①1910年,_____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②_____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2)不缠足运动 ①兴起原因:西方_____思想的影响;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②表现:_____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康有为、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_____以不缠足为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开展起来。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2·1·c·n·j·y (3)评价 ①“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_____色彩。 ②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但完成时间较晚。 ③革除了社会陋习,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预习评价】 1.(判断)沈从文说:“服饰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符号。”鸦片战争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产生了中山装和改良旗袍。(  ) 2.(判断)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但没有在全国大规模推行。(  ) 3.(思考)中国古代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但民国初年却兴起了剪辫的浪潮,请你试分析剪辫令颁布的目的。21教育网【来源:21cnj*y.co*m】2·1·c·n·j·y 试答:   知识点二 报刊与电影 1.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概况 (1)出现时间: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2)发展历程 ①太平天国起义时,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_____”观念。 ②1872年创刊的《_____》成为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1884年,申报馆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③_____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④新文化运动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 (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2)1905年京剧短片《_____》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的影片。 (3)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_____》摄制完成。 3.作用 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预习评价】 1.(判断)新文化运动以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 2.(判断)1905年拍摄的电影《定军山》,它标志着电影开始传入中国。(  ) 知识点三 移风易俗 1.礼仪的简化 (1)变化:民国之初,鞠躬、_____取代了跪拜、作揖等礼节。 (2)意义:显示出_____等文明精神。 2.婚姻的变革 (1)原因:_____和国民革命的洪流。 (2)特点:主要发生在_____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3.丧葬礼仪 (1)表现:_____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注目。 (2)特点:厚葬风气相沿成习,变化最为迟缓。 4.对近代社会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