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348022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同步备课课件(打包7套)新人教版选修3_5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52960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选修,人教,新人教,7套,打包
    课件28张PPT。一、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 , 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仍沿这条直线运动三、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质量的测量:用 测量. 2.速度的测量:有下列三种方案 方案1:利用气垫导轨结合光电门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天平②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图乙),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在滑块的碰撞端贴胶布,可以增大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③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使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图丙),这样可以得到能量损失最大的碰撞.(3)器材: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带挡光片)、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2:单摆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图3(1)速度的测量及计算:可以测量小球拉起的 ,根据机械 能守恒定律算出小球碰撞前对应的速度;测量碰撞后两小球 分别摆起的对应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算出碰撞后对应 的两小球的速度. (2)碰撞情景的实现:用 的方法增大两小球碰撞时的能 量损失. (3)器材:带细线的小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 标纸、胶布等.角度角度贴胶布刻度尺 (2)碰撞情景的实现: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在一起运动. (3)器材: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等.四、实验步骤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 测量相关碰撞物体的质量m1、m2.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一维碰撞. 4.测量或读出碰撞前、后相关的物理量,计算对应的速度.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不变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天平五、数据处理 将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填入下表,填表时需注意物体碰撞后运动的速度与原来速度方向相反的情况.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2)实验中是否合理控制实验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长木板实验是否平衡摩擦力.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对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七、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3)若利用长木板进行实验,可在长木板的一端下垫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例1】 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5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图5(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接通光电计时器; ④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⑤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⑥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左侧固定弹簧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后依次被制动;图6答案 能课件28张PPT。[目标定位] 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和动量变化量均为矢量,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2.知道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是矢量.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掌握其表达式.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碰撞、缓冲等生活中的现象.1.定义 运动物体的 和 的乘积叫动量;公式p= ; 单位: ,符号: . 2.矢量性 方向与 相同.运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