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又可恨的风》教案 教学单元: 第二单元 教学课题: 可爱又可恨的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在辩论会上陈述自己的理由。 2、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风的好处。 2、了解风的坏处。 教学方法: 1、辩论法 2、展示法 3、讨论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风的图片、文字、图表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风是好还是坏,课下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你是怎么认为的?根据不同的意见分成两个小组,我们来开一个辩论会。 二、分组探讨: 引导学生提出目标,再按意见的不同将同学们分成两组,先组间辩论,再组内辩论。 三、小组辩论: 1、准备好了吗?(好了)好,我们的辩论会现在开始! 2、学生将图片、图表、文字等论据分类整理,尽可能多地找到支持本方论点的事实与证据,展开小组内及小组间辩论。 四、总结: 辩论会后教师小结,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阅读、思考: 阅读、思考第20—21页的资料,进一步深化对风的认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思考自己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六、拓展活动: 通过“龙卷风”这个小实验,体验龙卷风的巨大破坏力,激发同学们研究自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阅读课本: 阅读课本P22页内容了解: 1、 人们确定风力大小的历史。 2、 人们是怎样根据书的表现定出来的一些风级。 二、风力测量: 阅读课本P23页内容了解: 1、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方式分成不同等级,用风力测量标准图表示。 2、阅读蒲福风力测量标准图,了解风力等级的划分。 3、说明:“蒲福风力等级”几经修订,现已扩张为 18 个等级。 三、拓展延伸: 看书或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风的知识,知道风的利用和危害以及人们是如何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化灾消害,为人类造福的。(
课件网) 可爱又可恨的风 辩论会:风是“可爱”还是“可恨”? 活动提示: 想一想,如果没有风,世界会是 什么样子的?大小不同的风在不同的天气和季节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请举出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要求: 1、双方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清楚明白 的语言阐述自己这方的观点。 2、要举手发言,发言者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仪态大方。 3、在辩论时,双方同学都要认真听,以为本方作补充。 风的好处有 哪些? 人类借助风力吹动风 车来抽水和加工粮食 风可以推动风车旋转,使帆船加速行驶。 现在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 风力发电 风带动叶子转动,再由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运转,然后发电,并储存起来。 风可以帮助植物散播花粉 还能将有些植物的种子吹送到远方 风能把人吹倒,把房屋吹坍,把一切东西都卷走! 当狂风怒吼的时候,已成熟的作物 便会脱粒、落果、倒伏、根茎折断。 风卷起海水,形成海啸 KINHUA G827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风的作用 风能促使干冷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风是一种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制造风车,借风力吹动风车来抽水和加工粮食,现在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帆船的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