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83240

《清明》教案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23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清明,教案
  • cover
5、《古诗两首》 《清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并熟记古诗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 2.诵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够熟练默写出古诗。 过程与方法: 教与学同时进行,结合课件及视频音频的播放,直观、生动、形象地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古诗的内容及含义。2·1·c·n·j·y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鉴赏力。 [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雨滴的小帽子,小牛的帽子,纸质笛子,小牧童的帽子,路人的帽子。 学生准备:字典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同学们都知道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刚刚过去,看屏幕,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大家熟悉的节日及习俗(课件展示)。同学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那么老师考考大家,有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21教育网 2.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简短的了解一下清明节的来历吧。 3.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杜牧就写了一首有关于清明节的诗,题目就叫《清明》,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著名的诗吧。板书:《清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在学习这首诗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杜牧(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填一填小互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了解清明的来历揭示课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专注于本节课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品味诗词 1.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课文,结合课文中下面的注释,看看能否读懂这首诗的大致意思,不会的字词,还是自己动手借助小工具--字典来查一查。2-1-c-n-j-y 2.下面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看谁读的既好又有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会不会出现不准确的读音,并帮忙指正。21*cnjy*com 3.我们来大致总结下刚刚同学们读诗时常常读的不准确的字词。(课件展示) fēn yǜ duàn hún jiè wèn mù tóng yáo zhǐ máng rán chóu chàng 纷 欲 断 魂 借 问 牧 童 遥 指 茫 然 惆 怅 纷纷:形容多。 欲:要。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里指心情有些茫然,惆怅。 借问:请问。 遥指:指向远方。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4.有谁知道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吗?不要怕错,要积极踊跃回答,看看你们能否猜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纷纷细雨。 “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21cnjy.com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 “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