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386196

第2课《探索动物的发展史》课件2

日期:2025-09-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3818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探索动物的发展史,课件
  • cover
课件80张PPT。课外知识拓展第一课时30亿年4.4亿年2亿年20万年40亿年 ◇ 冥古代(46-38亿年前) ◇ 太古代(38-25亿年前)  ◇ 元古代(25-5.7亿年前)  ◇ 古生代    ◆ 寒武纪(5.7亿年前)    ◆ 奥陶纪(5亿年前)    ◆ 志留纪(4.4亿年前)    ◆ 泥盆纪(4.1亿年前)    ◆ 石炭纪(3.6亿年前)    ◆ 二叠纪(2.9亿年前)  ◇ 中生代    ◆ 三叠纪(2.5亿年前)    ◆ 侏罗纪(2.1亿年前)    ◆ 白垩纪(1.5亿年前)  ◇ 新生代    ◆ 第三纪(6600万年前) ◎古新世   ◎始新世   ◎渐新世   ◎中新世   ◎上新世    ◆ 第四纪(200万年前) ◎更新世   ◎全新世地球地质年代的划分冥古代 (46-38亿年前) 在冥古代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生命元素,如C,H,O,N等在强烈的宇宙射线、雷电轰击下首先形成简单有机分子,后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再形成准生命的多分子体系,进而进化成原始生命。 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二、生物界系统发展概况 在38~37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到2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蓝绿藻形成叠层石,这表明这一时期地球上已经出现了游离氧以及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太古代(38-25亿年前)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动仍相当频繁,生物界仍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球状、丝状蓝藻化石,由于这些光合生物的发展,大气圈已有更多的氧气 在19亿年前,大陆地壳不断增厚,开始发育有盖层沉积,地球表面始终保持着一种十分有利于生命发展的环境。蓝藻和细菌继续发展,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开始出现元古代(25-5.7亿年前)细菌、蓝藻时代 藻类鼎盛时期。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绿藻出现.元古代(25-5.7亿年前) 真核生物的出现标志着生命细胞结构的完善,现代生命都是从19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的原点上辐射进化而来的。出现真核细胞,原生动物古生代◆ 寒武纪--全球洪水泛滥的年代   在寒武纪时,许多大陆都被浅海所淹没, 超大陆刚瓦那(Gondwana)则正在南极附近形成。 古生代 ◆ 寒武纪(5.7~5亿年前)    寒武纪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这一爆发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寒武纪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大发展 持续1亿年。地壳静止,浅海分布,气候温暖,水生无脊椎动物繁盛,藻类丰富。 奥陶纪的生物界较寒武纪更为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 当时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化石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类、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类最常见,珊瑚、苔藓虫等也很多。珊瑚化石◆ 奥陶纪(5~4.4亿年前)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世界各大洋出现冻结。奥陶纪--揭开冰河时期的序幕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志留纪--由珊瑚礁统治的时期(距今4.38--4.1亿年)  由于剧烈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海洋面积减小,大陆面积扩大。大气层中的氧气浓度继续升高,臭氧层逐步形成,地表所受辐射降低。植物开始登陆。其中,裸蕨类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陆生植物。◆ 志留纪(距今4.38--4.1亿年)  志留纪中期,更先进的有颌鱼类开始出现,为随后鱼类等高等脊椎动物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中有较多种类的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 志留纪———脊椎动物的大量出现 (距今4.38--4.1亿年) 植物登陆成功和脊椎动物有颌类的出现是发生在志留纪的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泥盆纪--鱼的世界(4.1~3.6亿年前) 古生代早期的海洋在泥盆纪时期闭合,形成盘古(Pangea)大陆的前身。出现海陆变迁,海面缩小,气候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