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03464

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第一课时(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1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72562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汉字和书的故事,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本《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文字和书的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文字和书的故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品德与社会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学生知道古代的计事的办法并知道它们的缺陷学生了解汉字的产生以及汉字的独特性学生知道汉字的演化过程并了解汉字的艺术性学生知道汉字的奇特性,明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点 了解汉字的产生和演化过程,知道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 感悟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了,我们每天都要与它打交道,那么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开篇点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讲授新课 古代记事方法 过渡:在汉字还没有产生的远古时期,人们要怎样将事情记录下来呢? 1、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指的是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的祖先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事情,以防自己忘记某件事情的一种记事方法。思考: 事情多了,绳结多了,我们的祖先会不会忘记绳结表示的意思呢?结绳记事的智慧性:结绳记事是非常复杂的一门记事方法,就跟我们现在的文字差不多,不同的绳结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比如:绳结的大小、颜色、材质、粗细、横向纵向都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含义,这样一来,就好比一句话由多个单体字组成一样,一串绳结也由大小、颜色、材质、粗细、横向纵向均不同的绳结来组成,以达到表示不同意思的作用。2、刻木记事:当人类没有发明文字,或文字使用尚不普遍时,常用在木片、竹片或骨片上刻痕的方法来记录数字、事件或传递信息,统称为刻木记事。 小资料:中国少数民族曾经使用木刻记事的,如佤族用木刻计算日子和帐目;苗族用木刻记录歌词;景颇族用木刻记录下村寨之间的纠纷;哈尼族用木刻作为借贷、离婚、典当土地的契约;独龙族用递送木刻传达通知。凡是通知性木刻,其上还常附上鸡毛、火炭、辣子等表意物件,用以强调事情的紧迫性。图画文字:图画文字是用图画作为记事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它没有读音,画法很简单古老记事方法的局限性:用这些方法记事非常繁琐,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清楚的把事情表达出来!汉字的创造阅读:《仓颉造字的传说》 思考:汉字真是一个人造出来的吗?人们为什么要造字? 回答:人们造字是为了满足生活和交流的需要。 最早可以表达内心情感和感受的是人的肢体动作。当动作不足以表达的时候,就有了最早的交谈,然后就有了字.象形文字 猜一猜:猜猜这些字的意思 展示象形文字图片 中国文字特点: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与世界上很多民族文字逐步演变为拼音文字不同,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既有形既有声的方块字特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汉字最早的形式,写在龟类兽类的甲骨 金文: 金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3、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丞相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4、隶书:有秦隶、汉隶等 ,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5、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四、神奇的汉字1、外国人对汉字推崇的故事———汉字具有艺术性2、福字的一百种写法3、汉字的信息量比较大4、汉字结构变化多端5、汉字的想象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