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04458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3824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制度,演变,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历史高考复习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345678考情分析1.(2017课标全国Ⅰ,25)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诸侯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了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的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数量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12345678考情分析2.(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官修史书与私家撰著的史书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史料,但官修史书不一定其记载更具真实性,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与私家撰著或官修史书无关,故B项错误;官修史书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实际上反映的是由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浓厚,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的基础之上的,无论私家撰著还是官修史书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12345678考情分析3.(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反映了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史书编写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皇帝的真实言行有正确也有误失,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12345678考情分析名师点评个人喜好以及经筵讲读制度的推行,促使宋代帝王对史学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宋代帝王往往通过体现帝王意志的相关制度与特殊举措来掌控官、私史学,强化史学的现实功用。他们在推动了宋代史学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官修史书体现了他们的某些意志。--12345678考情分析4.(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科举考试只是选拔官吏的最主要途径,不是唯一的途径,其他的选官途径也有可能选出非常优秀的官员,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并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虽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故C项错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