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05928

2018浙教版科学 单元滚动检测卷4(物质的性质和光)

日期:2024-05-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2166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8,教版,科学,单元,滚动,检测
    单元滚动检测四 一、选择题 1. B 解析 根河市的最低气温达到-52℃,酒精凝固点在-117℃,因此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而水银和煤油凝固点分别在-39℃和-30℃,因此不能选用水银或煤油温度计。 2. D 解析 雨后的山上总有很多的水蒸气,但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的。山顶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 3. C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原来的入射光线也可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 4. B 解析 看到水中的鸟是空中的鸟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看到水中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 5. B 解析 水中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雨后彩虹是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折射;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属于光的反射。 6. A 解析 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 7. C 解析 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故AB错误;当物距是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故C正确;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错误。 8. A 解析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露珠凝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绿叶凝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雪花纷洒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9. A 解析 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发生液化,附着在镜面上,镜面变得模糊。过一会儿,镜面上的小水滴发生汽化,跑到空气中去,镜子又变得清晰。 10. A 解析 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手上的水遇冷凝固,有“粘”手的感觉,故A正确。包装盒外面的霜,是凝华造成的,故B错误。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熔化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 11. A 解析 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熔化成为水;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12. A 解析 光屏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13. D 解析 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C正确;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且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从光屏上看到的像为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故D错误。 14. C 15. D 解析 从表中可以得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充满氧气的气球不能飘在空中,故A说法错误;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铜块,铜的密度大,所以质量大,重力也大,在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所做的功更多,故B说法错误;读图可知,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图线a表示所受浮力大,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说明a所浸没的液体密度大,因此是浸没在水中,故C说法错误;质量不等的两个铜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