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1489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4次 大小:2614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节,物质,中的,结晶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联想情景导入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食盐,我们所吃的食盐大多数都是从海水中提炼来的。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又给这些生命提供丰富的资源。海洋是盐的宝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还有氯化镁、硫酸镁、溴化钠、溴化镁等。海水含盐量约为3%。如果把海水蒸干,将所得的盐铺在陆地上,它的厚度可达150m,比50层大厦还要高。海盐是工业和生活用食盐的主要来源。那么,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获取食盐的呢?本节内容将使你懂得从海水中获取食盐的原理。 重点知识详解 一、晶体的形成 1.观察硫酸铜、云母、食盐等晶体的外形。(颗粒小的可用显微镜观看) 结论:每种晶体都有一定的几何形状。 2.观察硫磺粉、红磷等非晶体的外形。 结论: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3.晶体的形成。 (1)蒸发溶剂的方法:当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设温度保持不变).便会余下晶体.如我们吃的食盐就是通过海水晒盐得到的。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如得到食盐。21世纪教育网 (2)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实验操作及现象:先配制一杯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一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有凹穴的玻璃片上,观察到有硫酸铜晶体析出。 实验结论: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晶体,这种方法一般可以用来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如得到硫酸铜、硝酸钾等物质。 (3)事实上,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两种结晶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 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1.制备小晶体。21世纪教育网 在小烧杯中加人50毫升蒸馏水。在另一只较大的烧杯中加人l00毫升左右的蒸馏水。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使大烧杯内液面略高于小烧杯内液面。将大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到70℃(2时停止加热,向小烧杯内加入研细的硫酸铜晶体粉末,搅拌,配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在装有澄清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上盖上干净的白纸。烧杯外壁围上棉花保温(或放在泡沫塑料盒中),静置一夜,便可制得晶形完整的小晶体。 2.小晶体“长大”为大晶体。 晶形完整的小晶体用线系住,放入温度略高于常温的硫酸铜澄清饱和溶液中。保温,缓慢冷却,小晶体慢慢长大。反复操作,小晶体便“成长”为大晶体。 精典例题解析 [例1] 20℃时,将某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第一次蒸发掉l0g水析出2g晶体;第二次蒸发掉l0g水,又析出3g晶体,第三次再蒸发掉l0g水,又析出晶体_____g。 [解析] 通过分析题,解题时已准确掌握的知识点有:(1)第一次蒸发的溶液不是饱和溶液;(2)第一次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温度不变,蒸发的水相同,析出的晶体质量相同,所以第三次蒸发l0g水。应析出3g晶体。 [答案] B21世纪教育网 [例2]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4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g; (2)50℃时,B、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 (3)要从C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应采用结晶方法是_____。 [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70g,在50℃时,B比C的溶解度大,所以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C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要从C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就只能通过蒸发溶剂。 [答案] (1)70 (2)B (3)蒸发溶剂21世纪教育网 [例3] 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