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宇宙的结 构层次: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第一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看一看记一记:地球档案 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两极半径: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之差:地球的赤道周长: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6378千米6357千米21千米4万千米毛泽东主席曾说:“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什么呢? 地球一直在自转,24小时一圈,所以赤道上的自转速度为4万千米每天1、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大约要走———天。 2、按1米站立3人计算,绕地球赤道一周能站———人。 3、为什么在太空中看上去是个圆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而太空距地球较远,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40000÷50=8008004万×1000×3=12000万=1.2亿1.2亿大家一起来挑战:陆地海洋白云人造卫星拍的地球照片占地球表面70%以上大家一起来辨别:古代人们想象中的大地是什么样子呢? 大地是一个身披植物斜卧的男神,天空是一个由大气之神托着的女神,太阳神每天乘船在天空中往来穿行。有的还认为,天空是由山支撑的,星星被吊在天上。古代巴比伦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地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古代印度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古代印度人认为护持神毗瑟拿,化身为大海龟,海龟的硬壳背上站着三只大象,大象驮着半圆形的大地,大象动一动便会引起地震。海龟又站在作为水的象征的眼镜蛇的身上。半圆形的大地中央是须弥山,太阳和月亮绕山运行,当太阳绕到山后的时候,就是漆黑的夜晚。 1、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天圆地方说 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3、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提出“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的说法,他把宇宙比作鸡蛋,地就像鸡蛋中的蛋黄。这种学说叫浑天说 2、后来,我国又盛行另一种盖天说:“天如斗笠,地似覆盘。”意思是,天象一个盖在地上的斗笠,地是一个倒盖着的盘子。 2、现象: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你能解释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吗?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怀疑1、为什么“天涯海角”总走不到边?探究: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1、在水平板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铅笔长度会随着移动 发生变化吗? 2、在球面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铅笔长度会随着移动发 生变化吗? 讨论: 在木板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的移动不会发生变化;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的移动会发生变化.讨论: 1.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 (笔尖或笔尾)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 的。 笔尖船身球形 我们的结论?实验中的模拟思想:篮球———地球 铅———帆船--海面上远去的帆船--海面上从远方驶来的帆船地球形状的认知历程:C — B — A根据视频,回答问题: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试按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最早地球说的提出: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西方“地球说”猜测。 他们常常结伴登上高山观察日出日没,在曙光和暮色之中发现出港的远方航船的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的。而且古希腊人崇尚美学,许多学者认为既然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它的形状一定是宇宙中最完美的立体图形--圆球体。 两百年后,大学者 从逻辑上论证了大地“地球说”,他注意到 时大地投射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圆的,由此推测大地是球体。亚里士多德月食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