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71208

鄂西南三校合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4655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期,版含,Word,试题,地理,考试
  • cover
鄂西南三校合作体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8页,2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1~3题: 1.如果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如果右图为海水等温线图,虚线处为洋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洋流为寒流 B.此洋流可能为加那利寒流 C.此洋流可能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D.此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 3.如果右图为高空等压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近地面为低压 B.M地近地面气温低 C.N地近地面为低压 D.N地近地面气温高 某河流的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4.则河流位置和流向与下图相吻合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某位专家设计了一套集水装置称为卡洛里斯凹地,利用特殊的温差条件,夜晚低温时先以氯化钙(干燥剂)来吸取空气中的水分,白天再通过弧形镜面的装置结构聚焦太阳光线,以高温来蒸馏出饮用水。用来吸收水分的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应先放在干凉通风的环境中晾一段时间。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使用这套集水装置的是 A.东北平原 B.南海岛礁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6.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在干凉通风处晾一段时间的主要 目的是 A.吸收水分 B.保持干燥 C.释放有害物质 D.增加空气湿度 7.有人认为这套集水装置不适宜推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 A.成本高,效率低 B.占地广,输水难 C.技术难度大 D.破坏环境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 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年份,我国华北地区洪涝灾害最明显的是 A.1880年 B.1980年 C.1920年 D.2000年 9.与1960年相比,2000年黄河三角洲 A.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B.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C.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D.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11.此次“极涡”南下 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该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3821 m,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 km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