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482378

9 镜子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24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镜子,教学设计
  • cover
《镜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研究了“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本课选用镜子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反光能力强的物体作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两个活动及拓展活动“镜子反射光的游戏”帮助学生懂得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镜子反射光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反光游戏的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1教育网 学情分析 我们几乎天天都使用镜子,所以镜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是用镜子如何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利用镜子反光的性质可以做那些事情?用两面镜子可以看到多少个小熊猫的像?这些都是生活中没有想到的事情。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自然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在一定条件下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 2.能有根据地判断哪些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哪些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 3.能举例说明在生产生活中利用镜子反光的实例。 4.能发现光可以在几面镜子之间进行多次反射,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在一定条件下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 难点: 1.有根据地判断哪些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哪些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 2.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方法,并借鉴别人的方法想出新的使用方法。 评价任务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 2.用语言和图形的形式描述实验结果。 3.发现光能在几面镜子之间进行多次反射,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和尺子,两面大小相同的镜子、一个小熊猫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用镜子进行实验。 (注意:不要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同学的眼睛上。) 二、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1.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学生实验。 2.注意:让手电筒发出的光通过缝隙照到镜子上,观察光的传播路线。硬纸板的缝隙在1毫米左右。 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在书中的横线上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3.提醒:改变镜子摆放的角度,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展示。 4.给学生展示自己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5.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我们还能找出其他反射光能力较强的物体吗?21cnjy.com 6.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得出结论:物体反光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或与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 三、镜子反射光的性质应用 1.我们几乎天天见到镜子,你能说一说利用镜子反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 医院耳科医生看耳朵里面的情况;牙医看里面不容易看到的牙;能制作潜望镜;能看到自己的像;能制造太阳灶;能制作汽车的后视镜;能制作万花筒等。 2.学习科学在线。 四、镜子反射光的游戏 1.用两面镜子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小熊猫的影像?同学们动手试一下吧。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 2.交流一下,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么多小熊猫影像? 学生小组交流。 五、课堂小结 利用镜子反光的性质能做的事情:医院耳科医生看耳朵里面的情况;牙医看里面不容易看到的牙;制作潜望镜;能看到自己的像;能制造太阳灶;能制作汽车的后视镜;制作万花筒等。21·cn·jy·com 用两面镜子最多可以看到无数个小熊猫的影像,是经过镜子的多次反射形成的。 板书设计 9 镜子 物体能反射光,不同物体反射光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用两面镜子最多可以看到无数个小熊猫的影像,是经过镜子的多次反射形成的。 教学反思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把眼光放在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