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488314

《坛经》两则 优秀实用课件(42张)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320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坛经,两则,优秀,实用,课件,42张
  • cover
课件42张PPT。 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大觉大悟者”。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十方三世,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子。 不应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汉语中的“圣”、“贤”等词有相近之处,但当时译经者因为觉着汉语中的“圣”“贤”等词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觉悟和修行,所以创造了“佛”这个词汇。 结合课本理解普陀山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九华山解救苦难地藏菩萨 五台山般若智慧文殊菩萨 峨嵋山德行圆满普贤菩萨大慈大悲大愿大智大行四大菩萨伽蓝菩萨、弥勒菩萨、韦驮菩萨 大理鸡足山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与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台、九华、普陀齐名。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这里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鸡足山华首门。 佛教道场 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 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佛、菩萨、罗汉的根本区别: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 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 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 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 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天堂, 一叶一如来, 一砂一极乐,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静。 佛教宗派:佛教 印度1、汉传佛教 (中国内地)2、藏传佛教 (西藏)3、南传佛教 (云南、泰国、 缅甸、柬埔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 (法性宗)法相宗(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禅 宗净土宗律 宗密 宗( ) 始祖:菩提达摩 二祖:慧可 三祖:僧璨 四祖:道信 五祖:弘忍 六祖:慧能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以心传心禅宗的思想佛性本有 无住生心 顿悟法门一苇渡江 面壁九年 达摩祖师传法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坛 经》两则禅宗经典慧能与禅宗慧能(638~713)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出生在广东新州,生活、传法于广东。他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学佛。慧能创立的禅宗,不仅与印度佛教以及中国其他佛教宗派不同,而且与旧有的各派禅学不同,它是佛教内部的一次革新。禅宗的根本特点是强调精神的领悟,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它自称是“教外别传”。其经典便是《坛经》。《坛经》又称《六祖坛经》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国佛教禅宗典籍。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坛经》大致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序。主要叙述了慧能于大梵寺说法,法海集记《坛经》的缘起。 第二部分为《坛经》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经文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集中阐述了慧能独创性的祖宗学说。 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叙述了慧能去世前对十名弟子等的嘱咐及临终前后的事情。经文还描述了慧能去世后的情景,并以此作为全经的结束。课文研读1、根据注释解释《坛经两则》。 2、阅读《坛经两则》,概括每则内容。 3、《坛经》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结合课文简要说明。《 坛经》两则《慧能受法》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对他的教诲《南能北秀》这段文字是对“南能北秀”一说提出自己的看法。1、行事谨慎,办事稳妥。2、语重心长,寄寓厚望。3、关心弟子,谋事周全慧能:顿悟 直指人心神秀:渐悟 循序渐进语言特征①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 ②善于运用比喻。六祖慧能真身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禅宗五祖弘忍为何如此看重慧能,并传法给他?课本: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