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11102

诵读欣赏 夜雨寄北课件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32377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诵读,欣赏,夜雨,寄北,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夜雨寄北 诵读欣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作者简介及题解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写作背景: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友人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巴蜀地区,友人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友人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友人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文体常识: “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听 示范朗读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说诗意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读 朗读并背诵 古人最讲究炼字,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最喜欢哪个字? 答:“涨”赋予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注入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赏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赏 实 虚 虚实相映 《夜雨寄北》鉴赏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在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的乐的谈话材料。 归期未知的无法抑制的愁苦之情。 A 练 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小结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写 给远方的父母或朋友写一封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