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527200

第4课一厘米教案苏教版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345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课,厘米,教案,苏教版
  • cover
《一厘米》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作品。作者所写的实在是一件小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公园,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的眼中却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作者通过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小故事写出了一个大主题: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或者说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尊严的问题。这样的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逐渐丰富、精神逐渐贫乏的社会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能概括曲折的情节,体会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体谅父母,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 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分析不同文体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3.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她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己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 二、资料链接 1.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2.知背景。 毕淑敏的作品往往能成功地运用烘托、对比的手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本文在公园门口的矛盾冲突中,作者写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四周一时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众人‘呀’了一声”“众人哄笑”“众人嬉笑”等围观群众的反映和语言,渲染了使陶影陷入尴尬的气氛,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和陶影的情绪。作品还把公园卖票的红衣青年和陶影以及公交车上卖票的司机进行对比,突出了红衣青年的胡搅蛮缠、不讲道理。陶影和丈夫对这件“小事”的不同态度也是一组对比,很有力地表现了陶影对人格追求,对人的尊严的追求的执着。 另外,读者对事实真相十分清楚,但作品里的主人公却难以澄清,这也是一种悬念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节的展开,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人物关系看,儿子小也的行为和思想也对陶影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侧面表现作用。 三、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词注音及解释: 1.动弹(dòng tan):(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2.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3.窘(jiǒng)迫:非常穷困;十分为难。 4.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忐忑(tǎn tè):心神不定。 6.矜(jīn)持:拘谨,拘束。 7.哀兵必胜:指由于压迫而悲愤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这里是说把文章写得打动别人,这件事就容易成功。 8.侃侃(kǎn)而谈:理直气壮地直抒己见。 9.腼腆(miǎn tiǎn):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10.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11.恬(tiá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