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527716

小学信息技术桂科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126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信息技术,科版,六年级,下册,教材
  • cover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主题内容分析 内容包括: 任务一 神奇的机器人家族 ? 任务二 灵敏的机器人感官 ? ? 任务三 智能化的机器人系统 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选取机器人为主题,注重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和特征,便于学生感受到较为直观的形象,并利用实体和相关资料进行介绍,让学生实现直观交流。 通过了解实物、图片展示、范例示范、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并能对身边的机器人应用实例做出大致的判断。21*cnjy*com 主题内三个人物间的联系: 任务名称 概念点 信息能力点 技术点 课时 任务一 神奇的机器人家族 ? 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机器人的功能。 体验机器人信息意识,机器人本领。 根据已知知识点了解机器人。 1 任务二 灵敏的机器人感官 尝试了解机器人的“器官”并给它们命名。 拓展、提升能力。 机器人有着特有神秘感 1 任务三 智能化的机器人系统 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跟机器人做朋友了,进一步探究机器人。 巩固兴趣创新发挥。 仿生技术提升人类创新科技发展 1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为机器人部分的起始内容,学生学情的参考尤为重要。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本校的实践学情和适宜的教学方法。21*cnjy*com 建议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形式,以情景启发模式作为普及知识的重要方法来组织教学。在学习机器人的分类和发展趋势时,能够结合已有知识系统组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密切联系实际、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鼓励学生知识迁移,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理论。 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三、总体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只是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四、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所以我们利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策略生成有效课堂,从而激发学兴趣点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21·cn·jy·com 五、教学评价建议分析 主题三《认识机器人》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知道机器人的种类、了解机器人结构特征和不同功能、畅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等几方面。由于学生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往往是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机器人就是像人一样的机器,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等。因此在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来交流:“在想象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出示有关机器人的课件,较系统、完整地介绍机器人的由种类、特征、发展等等,同时让学生思考体会:机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样子!建议采用情感化理性化教学模式推动任务完成最终教学目标。【来源:21cnj*y.co*m】 六、任务分析 任务一 神奇的机器人家族 三维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了解机器人的一般只是。 2)通过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意识。 3)学会独立思考。 注重知识与能力培养 过程与方法:任务驱动法,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情感态度价值观:跳过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