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31608

八年级语文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案(2份)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43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丁肇中 教学目标:1、听读,积累词语,感受演讲内容的教育作用。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演讲词的主要内容。 3、理解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目的意义和本文提及的“格物致知”目的意义。 4、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5、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6、理解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重点: 1、听读,感受演讲的教育作用。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演讲词的主要内容。 3、理解本文提及的“格物致知”精神。 4、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教学难点: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2018-5-10 星期四 一、引入 第二单元的课文《大雁归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的许多生活习性,作者利奥波德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是进行长期的观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探究事物真相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方法———实验法。同学们问问自己,从小至今,有多少知识是通过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方法去获取的?实际情况是,我们中国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传统观念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丁肇中教授的文章,相信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作家作品、文化常识 1、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2、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推究;致:获得。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四、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朗读录音。 2、积累语言 (1)注音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徨( ) 激变(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 抄写: (2)解释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致:求得。 修身齐家: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 五、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里面里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1)“格物致知”出自 原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目的是 2.丁教授认为“格物致知”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意思是 [第2段](或:通过实地实验得到新知识[第7段]) (2)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第二,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4、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课堂总结。 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以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