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研究蜜蜂、蚂蚁是如何将信息传递给其它同伴的,了解其它生物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除了人类之外的各种生物群体的生存、生活及传递信息的方式,初步知道外界的不同信息对动植物群体可以产生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行为和习性的研究兴趣,使学生能够坚持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学情分析 蚂蚁、蜜蜂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昆虫,学生可能不经意间认真观察过它们的群体性生活情境,对于它们的生活、交流方式提出过疑问,这都将为本节课的进行打下基础,并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热于探索自然的科学素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也能进行传递信息。 2.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认识蜜蜂、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难点:通过对身边自然生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评价任务 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准备 放大镜、糖、碗、海绵、樟脑球,搜集的文字、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大自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那么在我们的自然界中,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21·世纪*教育网 2.学生自由讨论。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板书课题: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二、实施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观察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 1.提问: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 2.小组制定研究的方案。小组交流研究的方法,相互借鉴。 3.“蚂蚁翻山”游戏:寻找蚂蚁窝,在洞口前方1米处放置盛有糖的碗吸引蚂蚁,在途中利用海绵、樟脑球等各种材料当作“山”观察现象,分组活动,填写蚂蚁翻山记录表。21教育网 项目 现象 结论 在蚂蚁队中放一条海绵 用樟脑球在蚂蚁队中画一道线 4.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樟脑球的气味干扰了蚂蚁前进方向的信息传递。)21·cn·jy·com 5.蚂蚁发现了食物,是怎样与同伴联系的?你能试着解释吗? 6.小结:蚂蚁是用分泌物的气味来进行交流的,由于它们平时都生活在一个蚁巢中,所以这种交流方式比其他膜翅目的昆虫发育的要好。蚂蚁和其他昆虫一样,是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非常灵活。由于触角是一对,因此既能辨别气味的强度,也能辨别气味来源的方向和距离,成虫通过其气味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对方发现的食物等信息。 7.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活动二:探究蜜蜂传递信息的方式。 1.提问:蜜蜂传递信息的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小组讨论收集到的资料:蜜蜂利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的?都传递了哪些信息? 3.小结:蜜蜂发现新的蜜源,会返回蜂巢并兴奋地跳舞。它的动作模式不仅传达了有关食物数量的信息,而且包含蜜源离蜂房的距离及方向等信息。如跳“8”字舞表示蜜源距蜂巢较远,跳圆圈舞表示蜜源距蜂巢较近。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上直飞,太阳角是零度,意思是说:“朝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方向。”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地直飞,太阳角是180°,意思是说:“背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地方。”2·1·c·n·j·y 有趣的是,不同地方的蜜蜂,“舞蹈语言”也不同。奥地利的蜜蜂跳“8”字舞,而意大利的蜜蜂还会跳圆形舞和一种弯弯的“镰刀形舞”。 4.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