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 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一课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是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实验一是让学生猜想和体验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时,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推想和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实验二是通过模拟引导学生认识昼夜现象的形成的。最后的拓展活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路,指导他们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强化“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的二级目标。21教育网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从学生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好像太阳在转)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事实产生的矛盾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形成科学概念(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不停地交替出现),然后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实验进行推想和解释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使学生亲身经历猜想、体验、推想、观察、讨论等探究活动过程。最后指导学生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力争环环相扣,在训练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21cnjy.com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一天。 2、探究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强化培养学生“区别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重证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台灯、贴纸、录相机等 教学流程: 主要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相关导语 学生活动 一、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发现昼夜现象是太阳的照射地球产生的。 通过画出太阳在空中的移动轨迹。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和地球自转、公转的事实产生矛盾,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经历着白天与黑夜,白天我们称之为昼,黑夜我们称之为夜。板书昼夜 根据你的观察和经验,能说一说地球上什么情况下是白天?什么情况下是黑夜? 教师用台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做昼夜现象的演示实验。 为什么太阳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你能画出太阳在空中是怎样移动的吗? 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事实是这样吗你有什么疑问? 思考交流 观察地球仪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全班交流。 学生画出太阳在空中的移动轨迹。 学生代表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 思考交流 二、通过大胆猜测、实验验证、合作交流得出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大约24小时。 课件出示地球运动视频。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着太阳转。昼夜变化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的分开来研究。 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了昼夜的变化呢?同学们思考一下,提出你们的猜想。 指导学生按猜想分为公转小组和自转小组 实验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实验计划,请大家取出实验计划表,看一看,表中有些什么项目? 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 温馨提示:(1)在地球仪上有必要做个标记,表示我们的位置。(2)转动地球仪时,要保持匀速。 (3)手电筒和地球仪之间的距离适当,以手电筒光圈照到地球仪的一半为宜。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代表分开演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和和地球自转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猜想 学生按猜想组合 学生小组交流并填写试验计划表 学生通过交流完善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