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39618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0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384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
  • cover
课件54张PPT。登 幽 州 台 歌1蕖娃娃18.5.2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作者介绍: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写作背景登幽州台歌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 关于幽州台: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解释字词:1.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怆然:悲伤,凄恻。 3.涕:古时指眼泪 4.念:想到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前面已经见不到古代知人善任的君王后面又看不到举贤任能的贤君想到天地间是那样的久远广大独自悲伤地流下眼泪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诗人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从时间角度抒发了内心的无限感慨,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作铺垫。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 “独”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全诗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 中心意旨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练习 1.“怆然而涕下”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2.“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作铺垫。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望 岳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诗风沉郁顿挫,形式多样。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写作背景 杜甫20—35岁时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