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47998

1《勇攀高峰》 教案 (2)

日期:2024-06-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232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勇攀高峰,教案
  • cover
《勇攀高峰》教学设计(详细解读) 教材分析 《勇攀高峰》是教育科学-出卷网-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课文讲述的是我国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从挫折走向成功和胜利的成长经历,赞扬了邓亚萍永不服输、乐于吃苦、自强不息、敢打敢拼的可贵精神。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邓亚萍由挫折走向成功和胜利的经历中,体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3、体会作者选择材料、详略得当地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邓亚萍已成为一种精神,那是一种体育精神,一种奥运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邓亚萍照片)这是我国著名的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课前我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资料,同学们对她有哪些了解?(学生汇报,教师适当补充) 邓亚萍在乒乓球运动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那么她是怎样走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邓亚萍的故事。(板书课题:《勇攀高峰》,生齐读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初读感知,梳理全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邓亚萍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读文,思考) 2、组织交流。 三、入境入情,研读体会 (一)学习1、2自然段。 1、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邓亚萍遇到了哪些挫折?遭遇挫折的原因是什么?遭遇挫折后她是怎样做的?(学生读文、思考)21·cn·jy·com 2、组织交流。 (1)文中写到邓亚萍遇到的第一次挫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遇到挫折后邓亚萍的表现怎样?你觉得邓亚萍是一个怎样的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邓亚萍遇到的第二次挫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邓亚萍两次受挫,两次痛哭,比较一下文中描写的两次痛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邓亚萍第一次受挫时哭得更伤心?2-1-c-n-j-y (二)学习3、4自然段。 1、人在遇到挫折后,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是逃避或消沉,二是积极地应对。邓亚萍采取的是哪一种?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邓亚萍面对挫折能冷静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悟出了一条人生的哲理:不怕身体劣势,占有精神优势。这个精神优势指的是什么?从这里,我们体会到邓亚萍是一个怎样的运动员? 3、一个不善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的人,是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的。正因为邓亚萍在遭受挫折以后,冷静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她才找到新的人生目标。于是她在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好像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越向上爬,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停下来,想歇一歇,就可能滑落山谷,永远也不会达到峰顶……”邓亚萍心中的珠穆朗玛峰指的是什么?为了这个目标,邓亚萍是怎么做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思考,回答)21*cnjy*com 4、作者对邓亚萍训练的描写是非常细致的,让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邓亚萍训练的刻苦。(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5———8自然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终于邓亚萍用她那股被挫折磨炼的韧劲和自信,英姿飒爽地登上了与世界高手对抗的大舞台。作者详细地描写了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上乒乓球女团决赛中的一个片断,让我们感受一下那紧张刺激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学生有感情朗读)21教育网 (四)学习课文9———13自然段。 1、从亚运会到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邓亚萍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运动员。那么在人们的眼中,邓亚萍是怎样的人呢?品读9———13自然段,完成练习。(课件出示:在对手的眼中,邓亚萍_______;在中国人眼中,邓亚萍_______;在世界人们眼中,邓亚萍_______;在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眼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