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鱼我所欲也第一课时课文导入文天祥与《过零丁洋》1278年宋代大臣文天祥率先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次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并被逼破招降坚守崖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作《过零丁洋》一诗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作沉痛又激昂,多情又无畏,生之眷恋与死之坦然尽在其中,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激荡其间。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课文小结2布置作业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注重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论点。 2.学习运用比喻、举例、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说理,体会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词锋犀利、富于哲理的语言风格。 3.理解“舍生取义”的真正内涵及其积极的教育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目标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作者简介整体感知作品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朗读课文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听音频,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基础字词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辟也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一箪食,一豆羹 蹴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wù)(bì)(wéi)(dān)( gēng )(cù)(yú)(xiàng)“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假字一词多义得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到)(感激)生生,亦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生命)(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表比较,比)(表对象,对)故故不为苟得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缘故)而舍鱼而取熊掌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顺承,不译)(表转折,却)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为了;接受)(做)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1.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古义: 今义: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 今义:古代的一种量器。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益处、用处。加上,增加。古今异义3.故患有所不辟也。 古义: 今义 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 今义:祸患,灾难。害<病>。“可”和“以”两词的连用,“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用来”的意思。可能,能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古义: 今义 6.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 今义: 7.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假使,如果。用,派,让。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豆类的名称。这。常用作判断动词。停止,放弃。已经。退出课件14张PPT。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课文小结2布置作业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证。 第1层:提出生与义不可兼得,亦即“舍生取义”的论点; 第2层: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论点; 第3层:贤者保持“本心”,所以贤者能做到“舍生取义”。文章结构第二部分:举例论证论点,人应该保有“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