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553500

《灯泡亮了》教案

日期:2025-09-2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352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灯泡亮了,教案
  • cover
《灯泡亮了》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手电筒猜想灯泡发亮的秘密;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对所观察的想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能对电的知识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愿意与他人交流,共享成功的快乐。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会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用图的形式记录下来;知道开关的功能;懂得节约用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装简单的电路。 难点:组装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电流实验盒:电池盒1个、电池2节,开关1个,灯座1个,小灯泡3个,导线3根,简易手电筒1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熟悉的礼物(出示手电筒),我们一起来研究它。同学们每组桌子上也有一个手电筒,请组长拿起来,把开关推一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灯泡亮了。 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 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活动一、探究手电筒发光的秘密。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要想知道手电筒的秘密,最好的办法是我们把手电筒拆开,仔细研究手电筒的构造。每一组都有一个手电筒,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拆一拆,看看手电筒有哪几部分组成?仔细观察拆下来的每一部分,想想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你们能不能自己发现灯泡的秘密? (设计意图:从拆手电筒开始,让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交流,从而探究手电筒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所起的作用,使学生找到手电筒亮起来的秘密。) 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谁来汇报刚才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 预设:生1:通过拆手电筒可以发现,手电筒由小灯泡、电池、弹簧 金属外壳组成。生2:开关闭合灯泡亮了,开关断开灯泡灭了。 3、讲解明理。 (1)电路的组成。(出示课件)手电筒的灯泡亮起来,是因为手电筒具备了一个完整的电的回路,指图讲解:电池(正极、负极)、灯泡、导线(手电筒里的铁片和下面的弹簧)、开关。 (适时板书:电池、灯泡、导线、开关) (2)电路部件的作用。我把其中的一部分去掉,看小灯泡还亮不亮? 预设:缺少电路中的任意部件,灯泡不会亮。 活动二、设计实验,让一个灯泡亮起来。 1、实验指导。 我们明白了手电筒其中的装置,老师给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出示材料:电池夹,安装电池用的;小灯座,安装灯泡的;开关,控制电源的;导线,连接各部分全靠它。待会儿看看哪组桌子上的灯泡先亮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了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共同参与,选择合适的材料亲自动手连一连,体验探究的乐趣。) (1)交流实验方法。动手之前先动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制定出可行的方法,再动手实验。 (2)汇报方法。 (3)老师补充。(实验记录表如下)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导线、1个开关、1个灯泡、1个电池 导线、1个开关、2个灯泡、1个电池 导线、1个开关、1个灯泡、2个电池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观察活动。 教师巡视参与活动,每组选做一次实验,只要灯泡亮即为成功。(此实验过程大约需要10-15分钟,可根据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利用自己的连接方法,进行实验过程,当灯泡亮起时,就开始把连接的方法记录下来,也可以画图。) 3、学生汇报交流。 现在请小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在实验中是怎样连的?有什么发现?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结合自己组的连接线路图进行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让小灯泡亮起来需要电池、导线、小灯泡,重点对比体现“发亮”与“没亮”的连接方法。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真看出团结的力量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