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0张PPT。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这部法律,合乎民心,顺乎民意……充分体现了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 ———《人民日报》社论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程标准: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山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诗歌表现出他强烈期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也表现出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对台政策的变化建国初期—解放台湾 对台政策重大转变 武力解决 和平统一一、“一国两制”构想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⒈宣布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⑴《告台湾同胞书》———酝酿阶段 ⑵叶剑英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谈话———雏形 ⒉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1、酝酿阶段: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三通和探亲旅游 。 2、雏形阶段: 1981年9月,叶剑英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具体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4、法治化阶段: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5、完善阶段: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承认台湾地方政府在对内政策上可以搞自己的一套。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及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卷网-1993年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⑴“一国两制”中的“一国”与“两制”分别指什么? ⑵“一国两制”中“两制”的关系是怎样的?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主体前提和基础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大陆港澳台保留实行(二)、“一国两制” 构想的含义及内涵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几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一国两制’方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代表12亿中国人对当代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中国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中国人民能够接受,英国人民能够接受,香港人民能够接受。 ———邓小平(三)评价“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特点: 1、前所未有———独创性 2、符合国情———务实性(实事求是) 3、具体内容———科学性和灵活性 非凡智慧与创造精神 意义: 1、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2、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4.、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范例(三)评价“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