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555340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优秀教学课件(21张)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119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必修,人民,新中国,初期,政治
  • cover
课件21张PPT。 必修一 专题4 第1课时 新中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高考要求】 新政协的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专题时空线索 第1课 新中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几天以后,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联名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赞同中共中央提出的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一.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1.新政协的召开 (1)历史背景?(战争胜利发展、会议开始筹划、各党派加强联系) (2)会议任务? (3)会议召开?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 为什么称新政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织联合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5个方面的人士。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4)会议内容: A.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国家性质?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B.选举产生中央政府; C.新政权的各种标志?(5)历史作用: A.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 法的性质。 (1949、10—1954、9,是国家最高机构) B.新政协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C.新政协为新中国建立做好了准备工作。 (6)新政协特点 A. 代表的广泛性 B. 作用的过渡性2.新中国的成立 1949、10、1,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接受《共同纲 领》为施政纲领。 下午,举行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成立。 历史意义(国内意义): A.标志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真正的独立主权国家, 揭开历史新纪元。(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B.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与完善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与发展 初步建立:1949年北平政协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职能转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宪法规定其主要职能转 变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政协性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存在形式: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发展新阶段:1956年中共对各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多党合作制度呢?A。团结合作、反对独裁,追求民主的革命历史,是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 B。集思广益、加强监督、减少失误、体现民主,是多党合作制度的目的。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 (2)地位与作用 A.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既体现我国民主特色,也体现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