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20478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4-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8054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题,科学,解析,原卷版,导学案,为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蜡烛的某些性质,让学生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 3·初步学会对人体吸入、呼出气体探究的有关实验操作。 【前置作业】 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如水结冰、胆矾粉碎等。主要是形状的改变和状态的改变。 2·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例如铁生锈、木柴燃烧等。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 3·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4·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实验探究(1)探究蜡烛物理性质(请同学们带着任务仔细观看视频) 任务一:观察:蜡烛颜色、状态、形状和问一问气味等。 任务二:观察:蜡烛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并判断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任务三: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现象与结论:(1)蜡烛无气味、白色固体、硬度小。 (2)石蜡不溶于水,故难溶于水;石蜡浮在水面上,故石蜡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二)实验探究(2)探究燃烧的蜡烛(请同学们结合视频组内合作完成下列学案) 【提出问题】1、蜡烛燃烧火焰分几层?那层最明亮? 2、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蜡烛燃烧可能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设计实验】 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步骤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 步骤3: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再向烧杯内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结论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 处在火焰最外处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面的最慢。 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 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湿润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 干燥的烧杯内壁上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表达与交流】点燃蜡烛的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点燃蜡烛的过程中有蜡烛融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蜡烛的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三)实验探究(3)蜡烛熄灭(请同学们组内合作完成下列学案) 【提出问题】1、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可能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将蜡烛熄灭,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结论 将蜡烛熄灭,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白烟能够燃烧。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四)归纳总结(根据上述探究同学们认真总结)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化学性质: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石蜡是否受热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3、关注物质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