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38400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第四课《华威先生》课件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44359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语文,北师大,选修,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读,第四
  • cover
课件23张PPT。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现、当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1929年,他在鲁迅主编的《奔流》刊物上发表短篇《三天半的梦》,自此加入新文学阵营,被鲁迅视为是新文学以来“最好的作家”和“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他创作多产,此后十年间完成短篇小说近百篇。代表作有《包氏父子》等、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等。建国后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及《罗文应的故事》也很知名。   创作背景: 1、《华威先生》,发表与1938年4月16日。创作于1938年抗战初期,当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然而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仍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揭露了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进一步揭露了一批蒋介石政权的官僚,“力图打进一切群众团体中去领导,以便一面探听和监视,一面设法阻碍群众运动” 2、当时,国民党已开始对抗日人民加强控制和防范,就在小说发表的这个月,武汉的国民党政府无理解散了“青救”、“民先”、“蚁社”等进步抗日团体,《新华日报》曾为此发表社论,以示抗议。这篇小说由于比较尖锐地剔发和抨击了隐伏在抗日阵营内部,对救亡工作“包而不办”的国民党当权势力,因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引起了文艺界的重视和讨论。 内容简介 抗战初期战事紧张,而在后方的华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地为抗战作“贡献”。他的贡献就是白天开会、讲话,晚上喝酒。而且费尽心思,钻营到各种团体中去,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小说把这样一个人物放在抗战这样国难当头的环境中,对他身上体现的丑陋性,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华威先生这样的人,不仅活跃于过去,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能见到。他身上暴露出的劣根性,具有极大的现实性。 课文赏析节选部分表现的是华威先生毫无必要地一天开十几个有关抗战的会,每次讲话又都是重复着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一类的谰言。所谓“认定一个领导中心”就是认定国民党这个领导中心,这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右翼假抗日、真反共的腔调。华威想干预、想包办一切事务,甚至连妇女界组织的“战时保婴会”,他都要参与领导。他动辄查问有没有“汉奸”“不良分子”,诬陷群众的抗日活动是“秘密活动”,“有背景”。最为“名正言顺”的“日本问题座谈会”,也要受到他的蛮横干涉。又要领导一切,又要查禁,华威忙得“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制度”。 人物形象分析 1、 假和空。在抗战这种严峻的环境中,华威先生整天忙碌,却不做任何实事。他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更要“忙碌”,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2、 有极强的权力欲。华威先生隐藏在假和空背后的实质,是强烈的权力欲。方方面面他都要插手,都要占主导地位。3、虚伪。华威先生努力作出谦和、民主的样子,开会时他“很客气地坐在一个角落,离主席的位子顶远的一角。他不大肯当主席。”但是他却“推举主席”,而且“拍几下手板”就霸道地决定了。他装扮成对年轻人慈祥的长者,总是谆谆教诲,可是一旦不如他的意,就大骂“混蛋”。? 4、 投机钻营: 华威先生每天像苍蝇一样 ,到处钻营。在官场左右逢源,和当地的“县长”“主任”打得火热,推杯换盏;又和汉口的王委员拉上关系,走上层路线;对于各种能出头露面的机会,也决不放过,到处“打听”“调查”,用各种手段硬挤进去,连妇女界的保婴会也不放过。 艺术特色 1、 恰如其分的道具配置 无论到哪里,他都夹着皮包,拎着一根黑手杖,用一种很庄重的步子挺着肚子走进去这里,张天翼先生把几件30年代官场上常用的时髦东西:怀表、手杖、公文包、雪茄、戒指、黄包车,全配到了华威先生身上,再加上精干的语言、动作描写,既把华威先生所代表的官阶、个人生活及官僚派头写出来了,又使华威先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