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46868

第4节《科学测量(1)》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日期:2024-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350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节,科学测量(1),重点,归纳,精析,提升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科学测量(1)》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知识梳理】 1.测量是一个把       与           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千米=    米 1米=10    =    厘米=    毫米 1毫米=1000      1微米=     纳米 3.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    。此外,人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脚等来粗测物体的长度。    、    、激光等是现代测量中常用的技术。 【知识广场】 人体上的“尺” 在现代生活中,除了形形色色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外,偶尔还会用到以下一些特殊的人体测量工具。 一、拃(读zhǎ):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间的距离,称为一拃。一拃大约半尺,17厘米左右。 二、庹(读tuǒ):成人两臂左右伸直,两手之间的距离,称为一庹。一庹一般为自己的身高。 三、脚:也就是自己的脚长。若你穿的是x码鞋,则换算成厘米(y)就为:y=(x+10)÷2。如某人穿40码鞋 ,则脚长为25厘米(鞋比脚一般长约4厘米)。身高约为脚长的7倍。 四、步:正常行走时,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称为一步,一般在80厘米左右。  对于我们身体上这些特殊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也要注意收集一下它们的数据,知道它们的“量程”,以防不备之需! 【精选例析】 【例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刻度尺,其最小刻度是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厘米。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科学中会用到很多测量仪器,不同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同,但首先都需要看清它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刻度尺是需要估读的,这一点区别于其他仪器,应特别注意。 乙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因此乙刻度尺使用错误。甲刻度尺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1毫米,即最小刻度是1毫米。由于本次测量被测物体的边线恰好与“0”刻度线重合,使最小刻度下一位的估读为0。因此在记录数据时这一位数字仍需用0表示,不可省略。 【例2】 为了较准确地测出一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读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_____;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_____。  由于金属丝的直径比较小,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出来,所以要采用“累积法”测金属丝的直径,即将金属丝绕成线圈,先量出线圈长度,再除以线圈的匝数。图中金属丝共计45匝,长度为4.50厘米,则金属丝的直径为=0.10厘米。若匝数少数1匝,相当于被除数不变,除数减小,最终结果偏大。若存在空隙,相当于被除数增大,除数不变,最终结果偏大。 【重点归纳】 1.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1)会认:认识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和起始刻度线的位置。 (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刻度尺上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会看:看刻度时,视线与刻度尺及被测物体垂直。 (4)会读:读数时,除读出最小刻度值及以上各位外,还要估读最小刻度值下一位。 (5)会记:记录的数据后应写上单位。 2.一些物体的测量无法直接进行时,可用特殊测量方法,如累积法、滚轮法、化曲为直法、组合法等。 3.米、分米、厘米、毫米中,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进制,而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中,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千进制。 【巩固提升】 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 B. 10.5厘米=10.5厘米×100=105毫米 C. 10.5厘米=10.5×米=0.105米 D. 10.5厘米=10.5厘米÷100厘米=105毫米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