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78688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277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西藏,日喀则市,木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
  • cover
南木林高中2017—2018学年度第 二学期期末测试 考试方式:闭卷 年级: 高二 学科: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 4、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请考生勿将课本进入考场。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总计48分)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 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 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为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摘自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作者强调的是宋朝理学 A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 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 C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 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已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已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 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朱嘉的格物致知思想 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绊”,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列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经展,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7、“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D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8、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券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一个真心忏悔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推动宗教信仰自由 B否定教会权威 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 D传播无神论思想 约伯说:“必死的人岂能比上帝公义吗?人岂能比他的造物主洁净吗?主不信靠他的臣仆,并且指他的使者为愚昧,何况那住在土房,根基在尘土里,被蛀虫所毁坏的人呢?早晚之间,就被毁灭。”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久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救治病人时要心境平和,对病人要心怀慈悲,无论病人贫穷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这一言论 A以法律形式明确医师职责 B有助于培养医师的责任心 C表明唐代的医学发展迅速 D体现了孙思邈高超的医术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 A涉及多个领域 B注重观察和实验 C是劳动人民发明的 D都是以服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