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79644

重庆市四区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275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重庆市,四区,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
  • cover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中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比的是气魄而非篇幅 孙绍振 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始于周作人,他将散文定位于“叙事与抒情”,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的不刊之论。其实,周作人的“叙事与抒情”说,视野极其狭隘,在性质上乃诗化审美,而散文第一个十年所呈现的经典,并不限于审美,鲁迅的《朝花夕拾》就以审美结合幽默取胜。论者大都以幽默乃国民性所缺,“幽默”本汉语所无,乃林语堂移植自英人。此等论断,是对中国散文史缺乏系统研究所致。我国古籍中的幽默散文源远流长,以至于冯梦龙可以辑成一本《笑史》。值得注意的当以“逐贫”为母题的散文延续千年,实乃世界文学史上一大奇葩。先是扬雄有《逐贫赋》,言贫穷困己,虽逃昆仑岩穴仍不懈追随。后韩愈以《送穷文》拓展此主题,其“穷”非物质贫困,而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恳请“五穷鬼”离去。延至清代,吴鸣锵的《反送穷文》,虚拟穷鬼自辩:非穷鬼致人穷,“人自召耳”,贪得无厌,致使“天恶其盈”,结论是“穷能益人”。从“逐贫”母题千年不断可以看出,审美抒情以美化诗化主体与环境为务,而“逐贫”母题则反之,以自我调侃、自我“丑”化为务,此等自我贬抑的幽默,绝非审美范畴所能概括。 从理论上说,周作人抒情本位之失,乃是将抒情诗化范畴绝对化,完全忽略了诗化与反诗化可在对立中统一和转化。诗化的极致,乃有反诗化、反美化之必然,自我调侃与自我诗化对立,甚至幽默到不怕丑的程度。周作人的“叙事与抒情”说另一失误乃是对情与智对立统一转化的忽略,这导致“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文明批评体散文在理论上“无地自容”。盖因其既非诗化抒情亦非完全幽默,而是多用反语,以尖锐的讽刺和社会文化批判见长。由于“叙事与抒情”说占据理论先机,鲁迅此类散文,被孤立为世界文学史上从未存在过的“杂文”。 历史的实践冲破了理论上的片面。20世纪末,余秋雨把散文的小品变为纵论历史文化的大品,思想境界大开,以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的互释,创造了新想象和语言模式,将智性沉思和审美激情结合起来,风靡海内外。创作的突破推动了理论的突破,“审智”范畴应运而生。对于现代散文史而言,鲁迅的现代文明批评散文完全获得了审智的合法性,“杂文”的命名应该成为历史。理论的自觉使智性的散文蔚然成风,乃有学者散文的勃兴,大气磅礴之作遂为一时之盛。情趣、谐趣、智趣兼备,审美、审丑、审智交融,与古典智趣为主的散文和西方随笔全面接轨。 与气魄扩大相伴的乃是篇幅变长,往昔三两千言让位于洋洋万言,甚至几十万言者也屡见不鲜。散文在比赛气魄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比拼篇幅。若智性精神不足,不能以自我心灵同化史料,化史料为感知,创造意象语言者,乃图解概念。于是,情趣、谐趣、智趣欠缺之作被盲目推崇。长体散文一如蒙古长调,有成定体之势,文体之固定化,乃成当前散文一大隐患。 (摘编自孙绍振《散文比的是气魄而非篇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周作人认为“叙事与抒情”的文章就是散文,从此现代散文的概念就这么被定格了。 B.周作人的“叙事与抒情”学说,忽略了散文诗化与反诗化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 C.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既非诗化抒情亦非幽默,与周作人的散文定位不相符合。 D.余秋雨的散文创造了新想象和语言模式,“审智”理论范畴的突破推进了散文创作的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历史为经,以散文的特点为纬,说古论今,观点鲜明,论述有破有立,极富逻辑性和说服力。 B.文章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